|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茶花育种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茶花育种目标及方法研究 | 第11-14页 |
| ·杜鹃红山茶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14-15页 |
| ·杜鹃红山茶育种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单株评价优选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优良单株观赏性评价 | 第16-17页 |
| ·茶花生态适应性研究与评价进展 | 第17-18页 |
| ·茶花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 第18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杜鹃红山茶 F_1代单株优选评价 | 第21-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 ·材料 | 第21页 |
| ·方法 | 第21-24页 |
| ·计算原理及过程 | 第24-29页 |
| ·AHP 评价原理及方法 | 第24-25页 |
|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 第25-28页 |
| ·层次总排序的计算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杜鹃红山茶 F_1代 23 份单株材料综合评价比较 | 第29-30页 |
| ·杜鹃红山茶 F_1代单株材料优选分析 | 第30-31页 |
| ·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的 8 份单株材料形态描述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7页 |
| 第三章 杜鹃红山茶及其 F_1代优良单株花芽形态分化研究 | 第37-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材料 | 第37页 |
| ·方法 | 第37-38页 |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 ·杜鹃红山茶及杂交 F_1代花芽形态分化时期的划分 | 第38页 |
| ·杜鹃红山茶及杂交 F_1代花芽、花蕾、开花阶段时间比较 | 第38-41页 |
| ·讨论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杜鹃红山茶及其 F_1代叶片形态解剖学研究 | 第42-53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43页 |
|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43页 |
| ·叶片结构与气孔观测 | 第43-44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 ·叶片结构组成 | 第44-45页 |
| ·F_1代植株主脉横切解剖结构数据分析 | 第45-47页 |
| ·隶属函数法评定叶片适应性结果 | 第47页 |
| ·讨论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