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栽培稻种质资源鉴定 | 第9-12页 |
·栽培稻种质资源概述 | 第9-10页 |
·DNA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鉴定中的作用 | 第10-12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10-11页 |
·DNA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 | 第12-19页 |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调节机制 | 第12-14页 |
·水稻抗旱相关基因研究 | 第14-19页 |
·抗旱相关水稻根系性状基因的定位研究 | 第14-15页 |
·水稻生理途径相关抗旱基因的研究 | 第15-19页 |
2 引言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河南旱稻种质资源评价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抗旱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22-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DNA序列多态性分析的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水、旱稻根系性状测定的实验方法 | 第23页 |
·候选基因OsbHLH120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第23-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第24-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25页 |
·OsbHLH120功能标记开发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DNA提取及PCR扩增 | 第26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6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44页 |
·河南早稻种质的分子评价 | 第26-30页 |
·河南常用早稻品种的SSR分子标记多态性 | 第26页 |
·河南常用旱稻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第26-27页 |
·河南常用早稻品种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 | 第27页 |
·河南常用旱稻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第27-30页 |
·旱稻抗旱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30-35页 |
·根系抗旱QTL热点区域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页 |
·候选基因DNA序列多态性分析 | 第30-32页 |
·水旱稻材料间OsbHLH120、OsWRKY62 DNA序列多态性分析 | 第32-34页 |
·OsbHLH120序列多态性与根系性状的关系 | 第34-35页 |
·候选基因OsbHLH120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第35-39页 |
·OsbHLH120对PEG胁迫的响应 | 第35-37页 |
·OsbHLH120对ABA胁迫的响应 | 第37-38页 |
·OsbHLH120对高盐胁迫的响应 | 第38-39页 |
·OsbHLH120蛋白结构预测及进化树分析 | 第39-42页 |
·OsbHLH120蛋白结构预测 | 第39-41页 |
·OsbHLH120基因进化树分析 | 第41-42页 |
·OsbHLH120的功能标记开发及应用 | 第42-44页 |
·InDel-OsbHLH120对水旱稻材料的基因型分析 | 第42-43页 |
·InDel-OsbHLH120对F_2群体的基因型分析 | 第43-44页 |
5 讨论 | 第44-48页 |
·早稻指纹图谱的应用及旱稻育种 | 第44页 |
·功能标记OsbHLH120的开发与应用 | 第44-45页 |
·OsbHLH120在早稻抗旱中的作用 | 第45-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英文摘要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