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群体政策变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现实价值 | 第9页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和政策梳理 | 第9-17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 党和政府进城务工群体政策梳理 | 第12-17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进城务工群体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一、 人口流动的界定 | 第19页 |
二、 流动人口的界定 | 第19-20页 |
三、 进城务工群体的界定 | 第20页 |
四、 进城务工群体政策的界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进城务工群体的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一、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二、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三、 基于政治学视角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进城务工群体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流动社会发展状况推动政策变迁 | 第27-30页 |
一、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个体化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二、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个体化的现实特征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流动社会潜在风险亟待政策变迁 | 第30-32页 |
一、 安全感缺失 | 第30页 |
二、 认同感错位 | 第30-31页 |
三、 危机感外化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流动社会治理现状需要政策变迁 | 第32-35页 |
一、 管理服务理念滞后 | 第32-33页 |
二、 核心管理制度缺失 | 第33-35页 |
三、 管理服务工具落后 | 第35页 |
第四节 进城务工群体回流的社会损失迫使政策变迁 | 第35-39页 |
一、 SWOT 模型分析 | 第36-37页 |
二、 进城务工者逆向回流的社会损失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服务进城务工群体的推进策略 | 第39-54页 |
第一节 转变服务进城务工群体的管理理念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完善服务进城务工群体的制度设计 | 第41-51页 |
一、 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第41-42页 |
二、 统筹完善其他相关制度 | 第42-51页 |
第三节 创新服务进城务工群体的机制工具 | 第51-54页 |
一、 建立健全进城务工群体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 第51-52页 |
二、 完善进城务工群体社会参与机制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