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洼陷中生界储层评价及预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工作量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生界地层特征 | 第16-26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6-18页 |
·中生界的地层识别与划分 | 第18-26页 |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 第26-46页 |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 | 第26-32页 |
·精细构造解释 | 第32-37页 |
·速度分析 | 第37-39页 |
·构造解释成果 | 第39-46页 |
·构造形态 | 第39-41页 |
·断裂体系 | 第41-43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43-46页 |
第四章 中生界沉积及储层特征 | 第46-67页 |
·沉积特征 | 第46-58页 |
·沉积相类型 | 第46-54页 |
·连井相分析 | 第54-56页 |
·沉积相展布 | 第56-58页 |
·中生界储层类型及特征 | 第58-63页 |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 第63-66页 |
·储层综合评价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储层预测 | 第67-76页 |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第67页 |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 第67-68页 |
·储层预测 | 第68-76页 |
·储层预测方法 | 第68-69页 |
·风化壳预测 | 第69-73页 |
·内幕裂缝预测 | 第73-75页 |
·储层预测效果 | 第75-76页 |
结论及认识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