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种质资源腐烂病抗性研究
【摘要】:苹果腐烂病是苹果主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现阶段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主要以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同时配合人工刮治结合化学防治为主,但防治效果都不理想。选育苹果抗腐烂病种质是从根本上解决苹果腐烂病危害的唯一途径,而新种质的选育又是以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为基础,因此,对苹果抗腐烂病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极为重要。本论文以苹果属植物野生种、栽培种质、砧木及自育优系为试材(其中栽培种质包括主栽种质和有育种价值的种质资源,有早熟、中熟和晚熟种质之分),通过对不同种质资源生长季和休眠季两种枝条的室内腐烂病接种调查及鉴定,挖掘抗腐烂病的苹果种质资源,为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达到优异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从中探索苹果腐烂病发病原因及机理,为腐烂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腐烂病抗性苹果野生种远大于栽培种。2.苹果栽培种质中鲁加5号、丹霞和多金最不抗病,晋霞和首红的抗病性最强。3.红星系种质中首红较为抗病,哈里和瓦里最不抗病,红星抗病性居中;红星系种质生长季日烧等高温危害后造成的腐烂病发病要比机械伤害危害严重,为避免腐烂病的发生栽培上应适当增加叶面积指数。对不同地块红星枝条打孔接种腐烂病病菌后发现,枝条发病面积以生产园小于资源圃,说明管理水平与腐烂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富士系8个种质生长季枝条接种腐烂病后较为抗病种质是秋富,最不抗病的种质是岩富10;平均发病面积由小到大依次为秋富山富2号短富青富13宫崎短富早富长富2号岩富10,其中宫崎短富生长季枝条烫伤接种腐烂病病菌后发病面积大,说明该种质生长季日烧等高温危害更容易使树体侵染腐烂病,应注意适当增加叶面积指数,防止日烧。5.SH1和SH38生长季烫伤后腐烂病发病面积最小,休眠季打孔发病面积最大,种质间差异不显著;SHl和SH38生长季枝条接种腐烂病病菌后发病面积小于休眠季枝条发病面积。6.苹果野生资源生长季枝条发病面积比休眠季枝条发病面积小,抗病性由强到弱分别是保德海红、八棱海棠、平邑甜茶、武乡海棠、山定子、珠美海棠。
【关键词】:苹果 种质资源 腐烂病 抗病性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436.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