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腾格尔4区块腾参1井单井综合评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8-10页
第二章 钻探成果第10-25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1-13页
   ·钻井工程概况第13页
     ·钻井施工简况第13页
   ·现场资料录取情况第13-19页
     ·地质录井概况第13-17页
     ·地球物理测井第17页
     ·单井评价现场工作及样品采集情况第17-19页
   ·主要钻探成果第19-25页
     ·设计地层与实钻结果对比第19页
     ·油、气、水层概况第19-25页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5-33页
   ·地层单位划分第25-28页
   ·区域地层对比第28-30页
   ·第30-33页
     ·新生界第四系+第三系第30页
     ·中生界下白垩统巴彦花群第30-33页
第四章 单井沉积相分析第33-53页
   ·各层系的岩类分布及特征第33-36页
   ·沉积特征第36-45页
     ·岩性标志第36-37页
     ·沉积结构特征第37-40页
     ·沉积构造特征第40-41页
     ·测井相标志及其特征第41-45页
   ·单井相分析及相模式第45-51页
     ·单井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45-50页
     ·沉积相模式第50-51页
   ·沉积演化史第51-53页
     ·初始断陷发育期—阿尔善早期第51页
     ·深陷扩张期—阿尔善中-晚期第51页
     ·断陷减弱期—腾格尔早期第51页
     ·抬升、收缩与消亡—腾格尔晚期第51-52页
     ·二次沉降、抬升与消亡--塞汉塔拉期至第三纪第52-53页
第五章 构造特征分析第53-58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53-54页
   ·校正后时深曲线关系第54-58页
     ·构造发育史第54-58页
第六章 烃源岩评价第58-77页
   ·烃源岩纵向分布及地质特征第58-59页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第59-63页
     ·有机碳第59-61页
     ·生烃潜量第61-62页
     ·氯仿沥青“A”第62页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综合评价第62-63页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第63-69页
     ·干酪根镜鉴显微组分第64-66页
     ·干酪根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分类第66-67页
     ·热解参数第67页
     ·氯仿沥青“A”族组分类型研究第67-68页
     ·有机质类型综合评价第68-69页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第69-74页
     ·镜质体反射率(R0)第69-70页
     ·孢粉颜色与孢粉色变指数第70-71页
     ·沥青“A”转化率与有机质热演化第71页
     ·烃源岩热解峰顶温度(Tmax)第71-72页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第72页
     ·粘土矿物的热演化研究第72-73页
     ·烃源岩热演化阶段的划分第73-74页
   ·烃源岩综合评价第74-77页
     ·烃源岩综合评价第74-75页
     ·资源潜力预测第75-77页
第七章 储层特征及储盖组合评价第77-89页
   ·储层分布特征第77页
   ·储层岩石特征第77-82页
     ·骨架颗粒特征第77-81页
     ·岩石类型第81-82页
   ·储集特征及储层评价第82-85页
     ·碎屑岩储层孔隙特征第82-85页
     ·储层评价第85页
   ·盖层特征及评价第85-87页
     ·盖层发育程度及评价第85-87页
   ·储盖组合评价第87-89页
     ·赛汉塔拉组-腾二段储盖组合第87页
     ·腾二段-腾一段储盖组合第87页
     ·腾一段-阿尔善组储盖组合第87页
     ·阿尔善组内部储盖组合第87-89页
第八章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第89-92页
   ·充足的油气源第89-90页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第90页
   ·圈闭的有效性分析第90-91页
   ·油气藏类型第91-92页
第九章 钻探效果分析第92-93页
结论与建议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震资料处理保幅评价准则建立及关键技术的保幅性研究
下一篇:延长气田姚家坡地区盒8和山1--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