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2章 (法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比较研究 | 第13-21页 |
·国外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发展进程概述 | 第13-15页 |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3-14页 |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4-15页 |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发展进程概述 | 第15-18页 |
·否定期 | 第16页 |
·过渡期 | 第16-17页 |
·肯定期 | 第17-18页 |
·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 第18-21页 |
第3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根据理论述评 | 第21-29页 |
·双主体论 | 第21-24页 |
·单主体论 | 第24-29页 |
第4章 问题的解决:回归立法精神 | 第29-37页 |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现状概述 | 第29-32页 |
·立法精神探析 | 第32-35页 |
·司法解释及其理论基础之评判 | 第35-37页 |
第5章 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37-42页 |
·单罚制存在的合理性辨析 | 第37-38页 |
·单位犯罪中单位有关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 | 第38-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