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的选题背景 | 第9页 |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再生水回用电厂循环冷却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电厂循环冷却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国内再生水回用标准 | 第14页 |
| ·再生水回用电厂循环冷却系统引起的结垢问题及其控制方法 | 第14-21页 |
| ·循环冷却系统结垢机理 | 第14-15页 |
| ·循环冷却系统结垢控制方法 | 第15-16页 |
| ·阻垢剂的分类 | 第16-18页 |
| ·阻垢剂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 ·阻垢性能评价常用方法及优缺点 | 第19-21页 |
| ·再生水回用电厂循环冷却系统引起的腐蚀问题及其控制方法 | 第21-27页 |
| ·循环冷却系统腐蚀机理 | 第21-22页 |
| ·循环冷却系统腐蚀控制方法 | 第22-23页 |
| ·缓蚀剂的分类 | 第23-25页 |
| ·缓蚀剂发展状况 | 第25-26页 |
| ·缓蚀性能评价常用方法及优缺点 | 第26-27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装置及水质分析 | 第29-40页 |
| ·试验试剂 | 第29页 |
| ·试验仪器及装置 | 第29-34页 |
| ·实验室试验仪器及装置 | 第29-31页 |
| ·中试试验模拟装置 | 第31-34页 |
| ·常规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 ·再生水厂水质及稳定性分析 | 第35-40页 |
| ·再生水水源工艺介绍 | 第35页 |
| ·再生水主要水质指标 | 第35-36页 |
| ·再生水水质稳定性分析 | 第36-40页 |
| 第三章 阻垢性能及机理的试验研究 | 第40-62页 |
| ·阻垢缓蚀药剂初选 | 第40-44页 |
| ·HT 系列单体药剂的初选 | 第40-41页 |
| ·高浓缩倍数 HT 优化药剂的初选 | 第41-43页 |
| ·阻垢缓蚀剂筛选原则的提出 | 第43页 |
| ·阻垢缓蚀剂优化原则的提出 | 第43-44页 |
| ·试验方法、设计及内容 | 第44-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 ·试验设计 | 第45-48页 |
| ·试验内容 | 第48-49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60页 |
| ·HT 系列药剂阻垢性能试验研究 | 第49-55页 |
| ·高浓缩倍数下 HT 优化药剂阻垢性能试验研究 | 第55-56页 |
| ·HT 系列筛选药剂阻垢机理的探讨研究 | 第56-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缓蚀性能及机理的试验研究 | 第62-76页 |
| ·试验方法、设计及内容 | 第62-65页 |
| ·试验方法 | 第62-63页 |
| ·试验设计 | 第63-64页 |
| ·试验内容 | 第64-65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74页 |
| ·HT 系列药剂缓蚀性能试验研究 | 第65-68页 |
| ·高浓缩倍数下 HT 优化药剂缓蚀性能试验研究 | 第68-69页 |
| ·HT 系列筛选药剂缓蚀机理的探讨研究 | 第69-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五章 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 第76-89页 |
| ·动态模拟试验方法、设计及内容 | 第76-81页 |
| ·试验方法 | 第76-77页 |
| ·试验设计 | 第77-78页 |
| ·试验内容 | 第78-81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1-87页 |
| ·污垢热阻变化情况 | 第81-83页 |
| ·进出口温度变化情况 | 第83页 |
| ·电导率变化情况 | 第83-84页 |
| ·pH 变化情况 | 第84页 |
| ·温差变化情况 | 第84-85页 |
| ·浓缩倍数变化情况 | 第85-86页 |
| ·不锈钢腐蚀速率 | 第86页 |
| ·应急运行策略的提出 | 第86-87页 |
| ·再生水代替地表水作电厂循环水节水量分析 | 第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9-91页 |
| ·结论 | 第89-90页 |
| ·创新 | 第90页 |
| ·建议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