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及最佳管理措施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依据第9-10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概述第10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伊通河流域研究概况第13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6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6-22页
   ·地理位置第16-17页
   ·气象第17-18页
     ·降水第17-18页
     ·温度第18页
     ·风第18页
     ·太阳辐射第18页
   ·伊通河水环境特征第18-19页
   ·地形地貌第19页
   ·土壤第19页
   ·社会经济第19-20页
   ·存在问题第20-22页
第三章 SWAT模型及其数据准备第22-40页
   ·SWAT模型的产生与发展第22-23页
   ·模型结构第23-27页
     ·水文过程子模型第23-24页
     ·土壤侵蚀子模型第24-25页
     ·营养物质输移子模型第25-27页
   ·模型数据准备第27-40页
     ·土地利用数据第27-31页
     ·土壤第31-36页
     ·气象数据第36-37页
     ·DEM数据第37-38页
     ·其它数据第38-40页
第四章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分析第40-58页
   ·模型建立第40-43页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43-45页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第43页
     ·参数敏感性分析过程第43-45页
   ·模型校准第45-47页
     ·评价指标第45-46页
     ·评价方法及过程第46-47页
   ·模型验证第47-48页
   ·模拟污染物输出结果分析第48-54页
     ·年输出结果第48-49页
     ·逐月输出结果分析第49-51页
     ·污染物质输出的空间分布第51-53页
     ·进入地下水氮污染第53-54页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污染物输出比较第54-55页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条件下污染物输出比较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管理措施第58-64页
   ·法律法规第58页
   ·植被缓冲区第58-59页
   ·退耕还林、还草第59-60页
   ·耕种管理第60-61页
   ·施肥管理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4-66页
   ·主要结论第64-65页
   ·不足及建议第65-66页
     ·不足第65页
     ·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发酵大豆为碳源实现酸性硫酸盐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下一篇:改性粘土除氟剂性能及原位除氟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