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尔泰生命解释学探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理论来源 | 第12-21页 |
| ·古希腊解释学 | 第12-13页 |
| ·中世纪解释学 | 第13-16页 |
| ·康德的知性范畴理论 | 第16-17页 |
| ·黑格尔的客观精神理论 | 第17-18页 |
|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主要内容 | 第21-34页 |
| ·生命 | 第22-26页 |
| ·生命的含义 | 第22-23页 |
| ·生命的时间性 | 第23-25页 |
| ·生命的历史性 | 第25-26页 |
| ·体验、表达与理解 | 第26-30页 |
| ·体验的含义与内容 | 第26-27页 |
| ·表达的含义与内容 | 第27-29页 |
| ·理解的含义与内容 | 第29-30页 |
| ·移情作用 | 第30-32页 |
| ·解释学循环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影响 | 第34-39页 |
|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局限性 | 第34-36页 |
| ·片面强调了非理性的作用 | 第34-35页 |
| ·具有反历史主义的倾向 | 第35-36页 |
|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 第36-39页 |
| ·扩展了解释学的外延 | 第36页 |
| ·为现代解释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36-37页 |
| ·对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理论等影响深刻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