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GPU性能优化指导模型 | 第18-19页 |
·非规则应用在GPU上的实现与优化 | 第19-20页 |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20-21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1-24页 |
2 GPU体系架构与编程模型 | 第24-38页 |
·GPU与CPU架构的区别 | 第24-25页 |
·当前主流GPU体系架构 | 第25-31页 |
·NVIDIA Fermi架构 | 第25-28页 |
·AMD Cypress架构 | 第28-29页 |
·两种架构的异同 | 第29-31页 |
·GPU编程模型 | 第31-35页 |
·CUDA编程模型 | 第31-32页 |
·OpenCL:跨平台的异构编程模型 | 第32-35页 |
·GPU程序性能优化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GPURoofline:一个可视化的GPU性能优化指导模型 | 第38-66页 |
·计算密集型kernel与访存密集型kernel | 第39-41页 |
·性能优化链 | 第41-55页 |
·绝对性能优化链 | 第42-49页 |
·相对性能优化链 | 第49-55页 |
·数据本地化 | 第55-58页 |
·GPURoofline:可视化性能优化指导模型 | 第58-63页 |
·初始模型 | 第59-60页 |
·完整性能模型的构建 | 第60-63页 |
·性能优化指导原则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4 GPURoofline模型应用 | 第66-88页 |
·实验环境的搭建 | 第66-68页 |
·矩阵转置算法 | 第68-72页 |
·算法概述 | 第68页 |
·算法优化 | 第68-71页 |
·性能分析 | 第71-72页 |
·图像拉普拉斯变换算法 | 第72-79页 |
·算法概述 | 第73-74页 |
·算法优化 | 第74-77页 |
·性能分析 | 第77-79页 |
·图像积分图算法 | 第79-86页 |
·算法概述 | 第79-80页 |
·算法优化 | 第80-85页 |
·性能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5 Viola-Jones人脸检测算法在GPU上的实现与优化 | 第88-114页 |
·Viola-Jones人脸检测算法介绍 | 第89-95页 |
·Haar特征值 | 第90-92页 |
·Adaboost训练分类器 | 第92-94页 |
·级联分类器应用 | 第94-95页 |
·并行性分析 | 第95-98页 |
·三级并行性 | 第95-96页 |
·负载不均衡分析 | 第96-98页 |
·性能优化 | 第98-106页 |
·粗粒度并行 | 第98-100页 |
·Uberkernel | 第100-101页 |
·Persist Thread | 第101-103页 |
·本地队列 | 第103-105页 |
·全局队列 | 第105-106页 |
·其他优化方法 | 第106页 |
·性能结果与分析 | 第106-112页 |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107-108页 |
·正确性验证 | 第108-109页 |
·性能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14-115页 |
·研究展望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个人简历 | 第128-129页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0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