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7页 |
第一部分 中国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第17-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结果 | 第19-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第二部分 中国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的研究 | 第49-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7页 |
结果 | 第57-63页 |
讨论 | 第63-67页 |
小结 | 第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第三部分 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中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研究 | 第72-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6页 |
结果 | 第76-79页 |
讨论 | 第79-82页 |
小结 | 第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总结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题录 | 第87-88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88-94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94-1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02-103页 |
致 谢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