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PC构件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养护设备的发展 | 第12-13页 |
| ·养护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养护设备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PC构件自动化立体养护设备机械系统的设计 | 第16-31页 |
| ·PC构件的概述 | 第16页 |
| ·PC构件的生产线工艺 | 第16-17页 |
| ·自动化养护设备概述 | 第17-19页 |
| ·自动化养护设备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 ·养护设备的主要技术特点 | 第18-19页 |
| ·堆垛机的结构设计 | 第19-22页 |
| ·堆垛机的概述 | 第19-20页 |
| ·堆垛机的机架 | 第20页 |
| ·堆垛机的走行系统 | 第20页 |
| ·堆垛机的升降机构 | 第20-21页 |
| ·堆垛机的托架 | 第21页 |
| ·堆垛机进出机构 | 第21-22页 |
| ·养护窑的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 ·自动化立体养护窑 | 第22-23页 |
| ·养护窑的养护温控系统 | 第23页 |
| ·堆垛机的机械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 ·机堆垛机的力学分析 | 第24页 |
| ·堆垛机的工况分析 | 第24-25页 |
| ·基于ANSYS软件的力学分析 | 第25-30页 |
| ·分析过程简介 | 第25页 |
| ·堆垛机承载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25-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自动化立体养护设备物流系统分析及方案设计 | 第31-39页 |
| ·自动化立体养护设备工作过程概述 | 第31-32页 |
| ·自动化养护设备的物流系统 | 第32-33页 |
| ·养护设备系统功能 | 第32页 |
| ·养护设备的物流分析 | 第32-33页 |
| ·养护设备的运行方案 | 第33-36页 |
| ·建模方案一 | 第33页 |
| ·建模方案二 | 第33-36页 |
| ·养护设备养护流程时间分析 | 第36-37页 |
| ·养护窑的养护时间分析 | 第36页 |
| ·养护设备的运行时间分析 | 第36页 |
| ·养护设备实际生产运行时间分析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基于Petri网的自动化立体养护设备物流系统的建模 | 第39-60页 |
| ·Petri网的基本理论 | 第39-41页 |
| ·Petri网的基本概念 | 第39-40页 |
| ·Petri网的运行规则 | 第40页 |
| ·着色Petri网 | 第40-41页 |
| ·赋时着色Petri网 | 第41页 |
| ·基于Petri网系统建模方法 | 第41-42页 |
| ·基于Petri网的模型建立 | 第42-54页 |
| ·总体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 ·库模型 | 第45-48页 |
| ·出库模型 | 第48-51页 |
| ·堆垛机协调机制 | 第51-54页 |
| ·方案一PN模型 | 第54-56页 |
| ·方案二PN模型 | 第56-57页 |
| ·方案Petri网模型的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基于ExSpect软件的Petri网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60-79页 |
| ·ExSpect仿真软件概述 | 第60页 |
| ·ExSpect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0-72页 |
| ·ExSpect建模步骤 | 第60-64页 |
| ·ExSpect模型的建立 | 第64-72页 |
| ·方案一的Exspect模型 | 第72-74页 |
| ·方案二的ExSpect模型 | 第74-76页 |
| ·养护过程调度计划分析 | 第76页 |
| ·仿真参数的设置 | 第76页 |
| ·仿真结果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