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总结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16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概述 | 第17-26页 |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信贷宽松 | 第17页 |
·性质宽松 | 第17-18页 |
·本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机理 | 第18-22页 |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19-21页 |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因 | 第21-22页 |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 第22-25页 |
·QE1 | 第22页 |
·QE2 | 第22页 |
·QE3 | 第22-23页 |
·QE4 | 第23页 |
·QE 的退出 | 第23页 |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效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26-40页 |
·模型选取 | 第26页 |
·VAR 模型介绍 | 第26页 |
·本文运用的模型 | 第26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6-28页 |
·模型运行结果 | 第28-37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28-29页 |
·确定滞后阶数 | 第29页 |
·VAR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第29-30页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页 |
·Johansen 协整检验 | 第30-31页 |
·脉冲响应 | 第31-35页 |
·方差分解 | 第35-3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政策建议 | 第40-45页 |
·抵御外界通货膨胀的建议 | 第40页 |
·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 第40-41页 |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建议 | 第41-42页 |
·对于提高中国投资效率的建议 | 第42页 |
·对于拉动中国消费的建议 | 第42-43页 |
·对中国经济中贸易方面的建议 | 第43-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1、结论 | 第45页 |
2、展望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附录1 模型指标月度数据统计表 | 第46-48页 |
附录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