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开关磁阻电机的发展 | 第12-13页 |
·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研究的现状 | 第13页 |
·开关磁阻电机损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电机温升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 第17-26页 |
·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简介 | 第17-18页 |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8-22页 |
·起动状态工作机理 | 第20页 |
·发电状态工作机理 | 第20-22页 |
·三种控制策略与两种励磁方案 | 第22-24页 |
·角度位置控制 | 第22页 |
·脉冲宽度调制控制 | 第22-23页 |
·斩波控制 | 第23-24页 |
·两种励磁方案 | 第24页 |
·双通道 SRM 起动/发电系统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损耗的计算 | 第26-50页 |
·JMAG-STUDIO 软件简介 | 第26-27页 |
·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起动/发电系统建模 | 第27-29页 |
·开关磁阻电机磁场分布仿真分析 | 第29-33页 |
·定子齿的磁通密度波形 | 第30-32页 |
·定子轭磁通密度波形 | 第32页 |
·转子磁通密度波形 | 第32-33页 |
·不同绕组连接方式对电机磁场分布的影响 | 第33-37页 |
·12/8 结构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的两种绕组连接方案 | 第33-34页 |
·两种不同方案下磁密波形的对比 | 第34-35页 |
·定子齿的磁通密度波形 | 第35页 |
·定子轭的磁通密度波形 | 第35-36页 |
·转子齿和转子轭的磁通密度波形 | 第36-37页 |
·开关磁阻电机的损耗计算 | 第37-42页 |
·铁损概述 | 第38-39页 |
·开关磁阻电机铁损的计算方法 | 第39-42页 |
·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发电状态时铁损耗的仿真与分析 | 第42-46页 |
·定、转子铁心磁通密度的基本频率 | 第43页 |
·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的仿真与分析 | 第43-46页 |
·铁损耗的数值分析 | 第46页 |
·第二种绕组连接方案的铁心损耗分析 | 第46-47页 |
·开关磁阻电机其他损耗的计算 | 第47-48页 |
·绕组铜损耗的计算 | 第47页 |
·机械损耗的计算 | 第47-48页 |
·杂散损耗的计算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电机温度场分布的仿真及分析 | 第50-60页 |
·温度场分布仿真概述 | 第50-51页 |
·SRM 热分析理论与方法 | 第51-53页 |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 第51页 |
·温升限值与温度测量 | 第51-52页 |
·双通道 SRM 电机热分析基本方程 | 第52-53页 |
·双通道 SRM 样机的热分析 | 第53-56页 |
·发热热源的求取 | 第53-54页 |
·等效导热系数 | 第54页 |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 第54-55页 |
·样机温升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温度场分布仿真结果 | 第56-58页 |
·电机的瞬态温度场分布 | 第56-57页 |
·对流换热系数对电机温升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双通道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损耗的实验验证 | 第60-76页 |
·双通道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第60-66页 |
·原动机及调速控制模块 | 第60-62页 |
·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及其主功率变换器 | 第62-63页 |
·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规划 | 第63-64页 |
·数据采集与通信模块 | 第64-66页 |
·双通道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软件规划 | 第66-70页 |
·输入捕捉和输出比较模块 | 第66-68页 |
·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 | 第68-69页 |
·组合逻辑电路模块 | 第69-70页 |
·信号测试和双通道正常发电实验 | 第70-73页 |
·信号测试 | 第71-72页 |
·12/8 电机双通道正常发电运行时的稳态实验 | 第72-73页 |
·电机损耗的实验验证 | 第73-75页 |
·电机机械损耗的测量实验 | 第73-74页 |
·铁心中铁损的间接推算 | 第74页 |
·实验结果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全文总结 | 第76页 |
·今后研究与工作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