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与不同类型杂草稻F1、F2、F3的适合度研究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1 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第14-17页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第14-15页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发展现状第15-17页
 2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第17-18页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定义与内容第17页
   ·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3 转基因作物潜在生态风险的科学评价第18-20页
   ·生态风险评价的原则第18页
   ·基因漂移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研究第18-19页
   ·转基因向作物野生/杂草近缘种基因漂移的研究第19-20页
 4 杂交后代的适合度研究第20-25页
   ·适合度的定义、衡量方法第20-21页
   ·影响转基因作物和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适合度的因素第21-25页
 5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潜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第25-30页
   ·栽培稻与杂草稻第25-26页
   ·转基因从栽培稻向杂草稻的基因逃逸第26-27页
   ·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杂交后代的适合度研究进展第27-30页
第二章 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Y0003与不同类型杂草稻F1的适合度研究第30-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试验材料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9页
   ·F1的草铵膦抗性测定第34-35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F1各项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35-36页
   ·不同除草剂处理方式下F1各项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36-39页
   ·不喷施草铵膦情况下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39-44页
   ·喷施草铵膦情况下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44-47页
   ·F2种子休眠性的测定第47-48页
   ·F2种子活力保存时间的测定第48-49页
 3 讨论第49-52页
第三章 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Y0003与不同类型杂草稻F2的适合度研究第52-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试验材料第52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68页
   ·F2代的抗性分离规律测定第53-54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F2各项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54-55页
   ·不同除草剂处理方式下F1各项适合度指标比较第55-58页
   ·不喷施草铵膦情况下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58-63页
   ·喷施草铵膦情况下F2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63-66页
   ·F3种子休眠性的测定第66页
   ·F3种子活力保存时间的测定第66-67页
   ·F2与F1各项适合度指标比较第67-68页
   ·F2结实率分离情况统计结果第68页
 3 讨论第68-74页
第四章 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Y0003与不同类型杂草稻F3的适合度研究第74-9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5页
   ·试验材料第74页
   ·试验方法第74-7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5-88页
   ·F3代的草铵膦抗性分离比测定第75-76页
   ·种植方式对F3各项适合度指标的影响第76页
   ·不同除草剂处理方式对F3各项适合度指标的影响第76-79页
   ·不喷施草铵膦情况下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79-84页
   ·喷施草铵膦情况下F3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84-86页
   ·F3与F2各项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86-88页
   ·F3结实率分离情况统计结果第88页
 3 讨论第88-92页
第五章 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86B与不同类型杂草稻F3的适合度研究第92-10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2页
   ·试验材料第92页
   ·试验方法第9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2-105页
   ·F3的抗性分离规律测定第92-93页
   ·种植方式对F3各项适合度指标的影响第93页
   ·除草剂处理方式对F3各项适合度指标的影响第93-97页
   ·不喷施草铵膦情况下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97-101页
   ·喷施草铵膦情况下F3各适合度指标的比较第101-104页
   ·F3(86B)结实率分离情况统计结果第104-105页
 3 讨论第105-108页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6页
附录第126-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crylAb/c基因水稻外源蛋白环境残留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花铃前中期增温对棉花干物质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