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 城市聚集经济相关理论 | 第9-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不足之处 | 第15-18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聚集经济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聚集经济的形成原因 | 第18-22页 |
一、 分工与聚集 | 第18-20页 |
二、 规模经济效益与聚集 | 第20页 |
三、 外部性经济与聚集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聚集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内涵和中心城市经济功能 | 第24-28页 |
一、 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涵义及其实现过程 | 第24-25页 |
二、 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两种外部效果 | 第25-27页 |
三、 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经济功能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 第28-41页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定位 | 第28-33页 |
第二节 产业和城市化发展 | 第33-38页 |
一、 产业结构特点 | 第33-34页 |
二、 城市化水平 | 第34-36页 |
三、 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三节 乌鲁木齐城市经济服务功能发展现状 | 第38-40页 |
一、 金融业和现代商贸业 | 第38-39页 |
二、 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业 | 第39-40页 |
第四节 乌鲁木齐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乌鲁木齐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第41-61页 |
第一节 人口的空间聚集 | 第42-44页 |
第二节 资本的空间聚集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产业的空间聚集 | 第45-55页 |
一、 产业的空间聚集 | 第45-47页 |
二、 基于区位商的产业聚集 | 第47-51页 |
三、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的规模经济状况 | 第51-55页 |
第四节 乌鲁木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分析 | 第55-61页 |
第五章 促进乌鲁木齐城市聚集效应发挥的政策建议 | 第61-66页 |
一、 开发和提升本地劳动力,鼓励人口迁移和流动 | 第62页 |
二、 增强乌鲁木齐区域金融中心的聚集力 | 第62页 |
三、 提高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重视地方化经济的发展 | 第62-63页 |
四、 提高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城市化经济发展 | 第63-64页 |
五、 培育乌鲁木齐市的辐射职能,发挥区域辐射效应 | 第64页 |
六、 政府重视企业信息化战略,降低空间成本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