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移动行为的最大可预测率和位置预测研究
张杰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第1-6页 |
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2. 预备知识 | 第19-23页 |
3. 移动行为的信息熵和最大可预测率 | 第23-28页 |
·移动行为的信息熵 | 第23-26页 |
·移动行为的最大可预测率 | 第26-28页 |
4. 考虑移动行为的位置预测算法 | 第28-38页 |
·Baseline移动位置预测算法 | 第28-29页 |
·基于决策树的移动位置预测算法 | 第29-32页 |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模型的移动位置预测算法 | 第32-34页 |
·结合社交行为的移动位置预测算法 | 第34-38页 |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异常移动行为推断 | 第34-36页 |
·基于多数投票策略的异常移动位置预测算法 | 第36-38页 |
5. 数据分析 | 第38-50页 |
·移动行为信息熵 | 第44-46页 |
·移动行为最大可预测率 | 第46-50页 |
6. 算法的实验验证 | 第50-63页 |
·Baseline移动位置预测 | 第50-53页 |
·基于决策树的移动位置预测 | 第53-56页 |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模型的移动位置预测 | 第56-58页 |
·结合社交行为的移动位置预测 | 第58-6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