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术论文--航天器的发射、控制及返回地球论文

航天器发射工程过程可靠性与任务灾难评估建模研究

表目录第1-8页
图目录第8-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4页
   ·研究背景第14-17页
     ·研究需求第14-16页
     ·研究价值第16-17页
   ·研究现状第17-27页
     ·异总体、小子样评估技术现状第18-19页
     ·人因可靠性评估技术现状第19-21页
     ·组织可靠性评估技术现状第21-23页
     ·多阶段任务可靠性研究现状第23-24页
     ·极端事件风险评估技术现状第24-25页
     ·航天器发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技术现状第25-26页
     ·航天器发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发展趋势第26-27页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7-34页
     ·研究思路第27-31页
     ·主要内容与章节组织第31-33页
     ·主要创新第33-34页
第二章 基于CSICF的人因与组织可靠性建模第34-57页
   ·补偿和不可替代因素合成第34-37页
     ·不可替代与补偿因素第34-35页
     ·不可替代因素状态合成第35-36页
     ·补偿因素状态合成第36-37页
   ·人因可靠性建模分析第37-47页
     ·人因可靠性含义第37-38页
     ·工作组可靠性因素空间第38-40页
     ·工作组可靠性分析第40-44页
     ·实例分析第44-47页
   ·组织可靠性建模分析第47-56页
     ·组织故障含义第47-48页
     ·组织可靠性因素空间第48-49页
     ·组织可靠性分析第49-52页
     ·实例分析第52-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基于BER和CTMC的过程可靠性建模第57-82页
   ·过程可靠性第57-64页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57-58页
     ·马尔科夫过程第58-59页
     ·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第59-60页
     ·转移概率计算第60-61页
     ·子过程网络第61-63页
     ·过程可靠性的数学含义第63-64页
   ·航天器发射工程CTMC模型第64-67页
     ·状态转移关系第64-65页
     ·状态转移率第65-67页
   ·航天器发射工程BER模型第67-72页
     ·互模拟等价关系第67-68页
     ·单个CTMC的时间特征第68-70页
     ·多个CTMC并发的时间特征第70-71页
     ·模拟态的时间特征第71-72页
   ·组织过程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第72-73页
     ·组织过程可靠度模型第72-73页
     ·过程可靠度分析流程第73页
   ·实例分析第73-80页
     ·构建状态转移率矩阵第74-75页
     ·计算互模拟参数第75-76页
     ·评估过程可靠度第76-79页
     ·X-51 任务计划分析第79-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四章 基于证据合成和Bayes网络的灾难评估建模第82-108页
   ·灾难症候获取与分发第82-84页
     ·灾难症候信息收集第82-83页
     ·灾难症候信息传递第83-84页
   ·系统级灾难症候融合与推理第84-91页
     ·症候信息融合第84-88页
     ·症候信息推理第88-91页
   ·工程级灾难评估网络建模第91-96页
     ·网络模型设计第91-92页
     ·模型工作流程第92-93页
     ·系统级评估点第93-94页
     ·故障依存关系树第94页
     ·组织水平评估点第94-95页
     ·灾难评估点第95-96页
   ·STS-51L实例分析第96-107页
     ·航天飞机灾难评估第97-102页
     ·组织水平评估第102-105页
     ·任务灾难评估点第105-106页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第106-107页
   ·小结第107-10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0-12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技活动第121-122页
附录A X-51 工程飞控指令发送人因评价标准第122-131页
附录B X-51 工程飞控指令发送试验记录摘要第131-134页
附录C X-51 工程飞控指令发送组织表现记录第134-136页
附录D X-51 工程飞控指令发送组织成熟度评价标准第136-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
下一篇:内角流动理论及其在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