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1 绪论 | 第13-2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第14-16页 |
|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 第14-15页 |
| ·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 | 第15页 |
| ·传统生物脱氮的缺陷 | 第15-16页 |
| ·生物脱氮新技术概述 | 第16-23页 |
| ·短程硝化反硝化 | 第16-18页 |
| ·厌氧氨氧化 | 第18-19页 |
|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 第19-23页 |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 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6-34页 |
| ·试验装置 | 第26-28页 |
| ·工作原理 | 第27页 |
| ·系统结构特点 | 第27-28页 |
| ·工艺特点 | 第28页 |
| ·试验用水 | 第28-29页 |
| ·填料 | 第29-30页 |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30页 |
| ·水样保存 | 第30页 |
| ·分析及分析方法 | 第30页 |
| ·反应器的启动 | 第30-34页 |
| 3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试验 | 第34-50页 |
|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34-39页 |
| ·DO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 ·DO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 ·DO对NO_x~--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DO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 ·HRT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39-42页 |
| ·HRT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HRT对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 ·HRT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 ·C/N比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42-45页 |
| ·C/N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 ·C/N比对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C/N比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pH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反应器产泥与除磷 | 第46-49页 |
| ·反应器产泥 | 第46-47页 |
| ·除磷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动力学模型推导 | 第50-58页 |
| ·肖化动力学 | 第50-52页 |
| ·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 | 第50-51页 |
| ·氨氮比降解速率 | 第51-52页 |
| ·反硝化动力学 | 第52-53页 |
| ·反硝化菌比增长速率 | 第52-53页 |
| ·NO_3~--N比降解速率 | 第53页 |
| ·集成模块式SND动力学模型 | 第53-54页 |
| ·动力学常数的求解 | 第54-58页 |
| 5 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现场中试 | 第58-6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 ·试验装置 | 第58-59页 |
| ·中试水质及分析方法 | 第59页 |
| ·中试方法 | 第59-60页 |
| ·中试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 | 第60-63页 |
| ·HRT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 | 第63-66页 |
| ·反应器产泥 | 第66页 |
| ·试验装置的改进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9-72页 |
| ·工艺造价分析 | 第69-70页 |
| ·运行成本分析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2-75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创新点 | 第73页 |
| ·建议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