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表目录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本课题的来源 | 第12页 |
·本课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目的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概况 | 第18-27页 |
·空气负离子的来源 | 第18-19页 |
·空气负离子的产生原理 | 第19-20页 |
·空气负离子的作用及价值 | 第20-23页 |
·空气负离子的测量技术 | 第23-24页 |
·空气负离子的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7-41页 |
·空气负离子浓度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 第27-29页 |
·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 第29-34页 |
·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因子的研究 | 第34-39页 |
·负离子发生器的研究和运用现状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本课题的实测实验方法 | 第41-47页 |
·样点选择 | 第41页 |
·测试仪器 | 第41-44页 |
·测试方法 | 第44-45页 |
·数据整理和分析 | 第45-47页 |
5. 实测和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第47-107页 |
·自然环境下的建筑室外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 | 第47-48页 |
·不同通风状态下的建筑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 | 第48-59页 |
·基础通风状态下的建筑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研究 | 第59-79页 |
·建筑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 | 第79-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7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107-110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展望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