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氐羌族系腰带装饰艺术语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4-16页 |
| ·族群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5页 |
| ·腰饰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5-16页 |
| ·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1-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氐羌族群的历史源流、生态环境与组成概述 | 第23-33页 |
| 引子 | 第23页 |
| ·氐羌族系的历史族群源流 | 第23-25页 |
| ·对羊“食肉衣皮”的依赖 | 第25-26页 |
| ·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服饰 | 第26页 |
| ·腰带功能的演变 | 第26-28页 |
| ·系腰带保暖功能渐变为装饰功能 | 第28-29页 |
| ·南迁后生态农业的变化 | 第28-29页 |
| ·腰饰传统的延续 | 第29页 |
| ·花腰彝、大理白族腰带组成、形状及尺寸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腰带装饰艺术图案语意 | 第33-51页 |
| 引子 | 第33页 |
| ·哨冲花腰彝腰带装饰艺术图案语意 | 第33-41页 |
| ·花腰彝腰带装饰图案艺术特征 | 第34-35页 |
| ·花腰彝腰带纹样造型特征与图案构成形式 | 第35-37页 |
| ·花腰彝腰带图案类型 | 第37-41页 |
| ·大理白族围腰装饰艺术图案语意 | 第41-49页 |
| ·大理白族围腰装饰图案艺术特征 | 第41-43页 |
| ·大理白族围腰纹样造型特征与图案构成形式 | 第43-45页 |
| ·大理白族围腰图案类型 | 第45-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腰带装饰艺术色彩语意 | 第51-59页 |
| 引子 | 第51页 |
| ·哨冲花腰彝腰带装饰艺术色彩语意 | 第51-53页 |
| ·大小花腰带色彩装饰艺术 | 第51-53页 |
| ·花围带色彩装饰艺术 | 第53页 |
| ·大理白族围腰装饰艺术色彩语意 | 第53-55页 |
| ·围腰主体色彩装饰艺术 | 第53-54页 |
| ·把手飘带色彩装饰艺术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9页 |
| 第五章 腰带装饰艺术工艺语意 | 第59-67页 |
| 引子 | 第59页 |
| ·哨冲花腰彝腰带装饰艺术工艺语意 | 第59-63页 |
| ·花腰彝腰带刺绣装饰工艺 | 第60-62页 |
| ·花腰彝腰带银器装饰工艺 | 第62-63页 |
| ·大理白族围腰装饰艺术工艺语意 | 第63-65页 |
| ·大理白族围腰刺绣装饰工艺 | 第63-64页 |
| ·大理白族围腰布料装饰工艺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六章 腰带的秘语—氐羌族系的羊崇拜 | 第67-71页 |
| ·氐羌与羊的关系 | 第67-68页 |
| ·花腰彝与大理白族对羊的崇拜 | 第68-69页 |
| ·氐羌族系其他民族的腰饰特征中的羊崇拜 | 第69页 |
| ·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 ·结语 | 第71-72页 |
| ·论文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第80-81页 |
| 附录C 文中图片目录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