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纠倾法在既有结构加固纠偏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既有结构加固纠倾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既有结构加固纠倾技术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2 既有结构倾斜的原因及常见的加固纠倾方法 | 第16-35页 |
| ·既有结构倾斜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16-20页 |
| ·地质灾害 | 第16-17页 |
| ·不合理勘察设计 | 第17-18页 |
| ·施工方面 | 第18页 |
| ·管理、使用方面 | 第18-20页 |
| ·常用的加固纠倾方法 | 第20-34页 |
| ·基础加固方法 | 第20-26页 |
| ·基础纠倾方法 | 第26-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疏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与可靠性分析 | 第35-45页 |
| ·疏桩复合地基基本理论与工作原理 | 第35-37页 |
| ·疏桩复合地基的理论背景 | 第35页 |
| ·疏桩复合地基的工作原理 | 第35-37页 |
| ·疏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第37-41页 |
| ·概念设计在疏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 ·疏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38-39页 |
| ·疏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 第39-41页 |
| ·疏桩复合地基的可靠性分析 | 第41-44页 |
| ·疏桩复合地基荷载和抗力变量概率模型 | 第41页 |
| ·疏桩复合地基可靠性分析模型 | 第41-42页 |
| ·疏桩复合地基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疏桩复合地基单桩受力性状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 | 第45-58页 |
| ·有限元求解的步骤及ABAQUS软件简介 | 第45-46页 |
| ·桩-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 第46-50页 |
| ·ABAQUS/CAE的功能模块与建模程序 | 第46-47页 |
| ·建立桩-土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47-50页 |
| ·疏桩复合地基竖向荷载作用下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 | 第50-57页 |
| ·初始地应力平衡 | 第50-51页 |
| ·单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比较 | 第51-55页 |
| ·疏桩复合地基布桩优化设计数值模拟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案例分析 | 第58-84页 |
| ·工程概况 | 第58-62页 |
| ·既有结构纠倾前概况 | 第58-59页 |
|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 第59页 |
| ·房屋倾斜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59-62页 |
| ·既有结构加固纠倾方案设计 | 第62-72页 |
| ·既有结构加固方案选择 | 第62-63页 |
| ·既有结构纠倾方案选择 | 第63-64页 |
| ·加固纠倾方案的协调 | 第64页 |
| ·桩数、桩长的确定 | 第64-67页 |
| ·桩位的确定 | 第67-68页 |
| ·掏土、浸水综合纠倾方案设计 | 第68-71页 |
| ·监测方案 | 第71-72页 |
| ·加固纠倾施工 | 第72-78页 |
| ·静压托换桩施工 | 第72-74页 |
| ·掏土、浸水纠倾施工 | 第74-76页 |
| ·回填、注浆及恢复地面 | 第76-78页 |
| ·纠倾效果分析、评价 | 第78-83页 |
| ·纠倾后既有结构的倾斜观测结果 | 第78页 |
| ·纠倾后既有结构的沉降观测结果 | 第78-79页 |
| ·桩尖入土深度与压桩力之间的关系 | 第79-82页 |
| ·托换桩终止压力结果 | 第82-83页 |
| ·总结 | 第83-84页 |
| 6 结论展望及建议 | 第84-86页 |
| ·结论 | 第84-85页 |
| ·展望及建议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 | 第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践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