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翼在气液两相流场中的流固耦合分析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计算结构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16-19页 |
|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第16-17页 |
| ·有限元软件Fluent的介绍 | 第17-19页 |
| ·MpCCI软件简介 | 第19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气液两相绕流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理论 | 第21-36页 |
| ·计算结构力学的理论 | 第21-26页 |
| ·弹塑性力学理论 | 第21-23页 |
| ·材料弹塑性的增量方程 | 第23-24页 |
| ·弹塑性增量的有限元格式 | 第24-26页 |
| ·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 | 第26-36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理想流体的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 第27-28页 |
| ·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 第28-29页 |
| ·气液两相流动基本方程组 | 第29-30页 |
| ·气液两相流的相间作用力 | 第30-31页 |
| ·气液两相流的湍流模型 | 第31-34页 |
| ·壁面函数法 | 第34-36页 |
| 第3章 基于网格的并行代码耦合技术 | 第36-44页 |
| ·MpCCI平台的基本组成 | 第36-37页 |
| ·代码适配器 | 第37-38页 |
| ·非匹配型网格间的数据交换 | 第38-41页 |
| ·数据交换 | 第38-39页 |
| ·交叉法 | 第39-40页 |
| ·最小化距离法 | 第40-41页 |
| ·孤立的节点和孤立网格 | 第41页 |
| ·MpCC工的耦合计算过程 | 第41-44页 |
| ·准备模型文件 | 第42页 |
| ·定义耦合过程 | 第42页 |
| ·协同仿真阶段 | 第42-44页 |
| 第4章 二维飞机机翼的流固耦合分析 | 第44-59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几何的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 ·二维机翼的几何建模 | 第44-45页 |
| ·流场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46-47页 |
| ·结构场中网格的划分 | 第47页 |
| ·流场中网格的划分 | 第47页 |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 ·二维机翼结构场的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二维机翼流场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二维机翼耦合计算的MpCCI设定 | 第50-51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8页 |
| ·二维机翼理想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二维机翼与理想流场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 ·二维机翼在气液两相流场中的分析 | 第54-56页 |
| ·二维机翼与气液两相流场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三维飞机机翼在气液两相流场中的耦合分析 | 第59-68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三维飞机机翼的数值建模 | 第59-63页 |
| ·三维飞机机翼的结构场的有限元建模 | 第59-61页 |
| ·三维飞机机翼的流场的建模 | 第61-62页 |
| ·耦合计算时动网格的设置 | 第62-63页 |
| ·三维机翼耦合计算时的MpCCI设定 | 第63页 |
| ·三维机翼的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 ·三维机翼在流场中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三维机翼在与结构场耦合计算的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