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7-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7-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8-10页 |
|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选题的基本内容 | 第11-12页 |
| ·主要思想 | 第11-12页 |
| ·重点和难点 | 第12页 |
| ·创新与特色 | 第12页 |
|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社会契约论:恩格斯契约国家观的思想渊源 | 第14-18页 |
| ·契约论产生的背景 | 第14-15页 |
| ·新社会秩序正当化的需要 | 第14页 |
| ·契约原则的普适价值 | 第14-15页 |
| ·启蒙思想家的契约国家观 | 第15-16页 |
| ·霍布斯的契约论和绝对主义国家说 | 第15页 |
| ·洛克的契约论和有限政府说 | 第15-16页 |
| ·卢梭的契约论和主权在民说 | 第16页 |
| ·对启蒙思想家国家起源说的分析 | 第16-18页 |
| ·社会契约论的主旨 | 第16页 |
| ·社会契约论的理论价值 | 第16-17页 |
| ·杜会契约论的实践价值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恩格斯晚年对契约国家观的新认识 | 第18-32页 |
| ·恩格斯晚年思想发展的根源 | 第18-23页 |
| ·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 第18-21页 |
| ·无产阶级群众政党的崛起 | 第21-23页 |
| ·恩格斯晚年国家观演变的脉络 | 第23-27页 |
| ·对契约论国家观的批判 | 第23-24页 |
| ·阶级论国家观的形成 | 第24-25页 |
| ·现代契约国家观的提出 | 第25-27页 |
| ·恩格斯晚年现代契约国家思想的基本点 | 第27-32页 |
| ·欧洲现代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契约的产物 | 第27页 |
| ·国家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是实现官民契约保障 | 第27-29页 |
| ·形成现代国家的契约就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宪法及其法律法令 | 第29-30页 |
| ·现代国家工人阶级斗争的暴力形式只适用于统治者破坏宪法之时 | 第30页 |
| ·无产阶级国家要直接利用践行社会契约的资本主义共和国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社会契约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2-36页 |
| ·现代契约国家思想是构建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 | 第32-33页 |
| ·缔结国家的契约提供了依法治国的蓝本 | 第32页 |
| ·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就要肃清权力本位意识 | 第32-33页 |
| ·现代契约国家思想提供了社会和公民约束国家权力的正当性 | 第33-34页 |
| ·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要求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 第33-34页 |
| ·国家权力的运行要以不能危害民众的合法权益为边界 | 第34页 |
| ·现代契约国家思想有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34-36页 |
|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公民为导向 | 第34-35页 |
| ·保障民权民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