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卫生学校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校园现状 | 第13-14页 |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吉林卫生学校项目概况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山地建筑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寒地建筑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职业学校校园规划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理念构思 | 第23-35页 |
·环境分析 | 第23-28页 |
·区位分析 | 第23-25页 |
·地形特征 | 第25-27页 |
·气候特征 | 第27-28页 |
·功能定位 | 第28-30页 |
·职业教育的定位 | 第28-29页 |
·医疗教育的模式 | 第29-30页 |
·人员构成的特点 | 第30页 |
·理念生成 | 第30-33页 |
·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 | 第31页 |
·建筑与气候和谐共生 | 第31-32页 |
·校园的文化传承与塑造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尊重地形特点的总体布局 | 第35-49页 |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 | 第35-38页 |
·优先使用平坦区域,布置教学区 | 第37页 |
·合理利用边缘区域,布置生活区 | 第37-38页 |
·适度平整中央缓坡,布置文体区 | 第38页 |
·依山就势的群体形态 | 第38-45页 |
·多层次的群体组织 | 第39-40页 |
·多角度的视景组织 | 第40-43页 |
·多类型的接地形态 | 第43-45页 |
·立体化的交通组织 | 第45-47页 |
·构建车行环路 | 第45-46页 |
·创建人行连廊 | 第46页 |
·营建多层次步行系统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应对寒地气候的建筑形态 | 第49-57页 |
·防风御寒的形体组合 | 第49-51页 |
·院落式围合阻挡风寒 | 第50页 |
·跌落式排列诱导风势 | 第50-51页 |
·集中式布局降低热损 | 第51页 |
·保温节能的单体形态 | 第51-54页 |
·规整紧凑的体型控制 | 第52-53页 |
·增强保温的界面控制 | 第53-54页 |
·积极应变的内部空间 | 第54-56页 |
·充分利用南向空间 | 第54页 |
·设置温度缓冲空间 | 第54-55页 |
·设置御寒室内连廊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注重文化塑造的空间环境 | 第57-77页 |
·校园空间传承书院文化 | 第58-62页 |
·主次轴线秩序 | 第60-61页 |
·灵活的群体组织 | 第61页 |
·丰富的庭院空间 | 第61-62页 |
·校园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 第62-71页 |
·以人为本的整体环境 | 第63-66页 |
·基于女生的生活环境 | 第66-68页 |
·自然与人文的景观场所 | 第68-71页 |
·校园形象展现学科特色 | 第71-76页 |
·适应卫校教学模式的集约教学组团 | 第72-73页 |
·符合卫校教育理念的简约建筑形象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