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 ·不锈钢的历史与发展 | 第10页 |
| ·不锈钢的分类及性能 | 第10-11页 |
| ·不锈钢前处理技术概述 | 第11-25页 |
| ·表面除油除锈酸洗技术 | 第11-13页 |
| ·不锈钢表面抛光技术 | 第13-16页 |
| ·表面离子注入 | 第16页 |
|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 | 第16-17页 |
|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 | 第17页 |
| ·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 | 第17-18页 |
| ·不锈钢表面自组装膜技术 | 第18页 |
| ·表面氮化处理技术 | 第18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 第18-19页 |
| ·不锈钢表面砂密技术 | 第19-20页 |
| ·不锈钢表面陶瓷化处理技术 | 第20页 |
| ·不锈钢表面化学着色技术 | 第20-25页 |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25-26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25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 第二章 柠檬酸不锈钢钝化处理及其性能研究 | 第31-37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1页 |
| ·制备不锈钢试样 | 第31-32页 |
| ·试样柠檬酸钝化 | 第32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32-35页 |
| ·腐蚀失重实验 | 第32-33页 |
| ·蓝点实验 | 第33-34页 |
| ·接触铜实验法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植酸不锈钢钝化处理及其性能研究 | 第37-48页 |
| ·引言 | 第37-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8页 |
| ·制备不锈钢试样 | 第38页 |
| ·试样植酸钝化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39-45页 |
| ·植酸浓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 ·钝化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钝化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42-43页 |
| ·AFM测试 | 第43-44页 |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植酸,稀土-植酸不锈钢钝化处理及其性能研究 | 第48-58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 ·制备不锈钢试样 | 第49页 |
| ·钝化处理 | 第49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49-55页 |
| ·不同钝化方法的电化学测试 | 第50-51页 |
| ·AFM测试 | 第51-52页 |
| ·SEM测试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58-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