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豆类作物论文--绿豆论文

Ceratotropis亚属系统进化及其主要栽培种—绿豆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Ceratotropis 亚属系统进化研究第12-15页
     ·Ceratotropis 亚属地理分布第12页
     ·Ceratotropis 亚属起源演化学说第12-14页
     ·Ceratotropis 亚属系统进化研究进展第14-15页
   ·叶绿体基因组在植物分子系统学中的研究第15-16页
     ·分子系统学概述第15页
     ·叶绿体基因组在植物分子系统学应用第15-16页
     ·叶绿体基因组在 Ceratotropis 亚属系统进化中的应用第16页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研究第16-19页
     ·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概况第17页
     ·绿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第17-18页
     ·SSR 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第18-19页
     ·SSR 标记在绿豆及其近缘种中的应用第19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Ceratotropis 亚属叶绿体序列系统进化研究第19-20页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0-21页
第二章 Ceratotropis 亚属叶绿体系统进化研究第21-34页
   ·材料和方法第21-23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DNA 提取第21页
     ·叶绿体序列扩增及测序第21-22页
     ·数据处理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31页
     ·叶绿体序列特征第23页
     ·种内碱基序列变异位点分析第23-24页
     ·种内种间序列长度差异第24-27页
     ·进化距离与系统发育分析第27-31页
   ·讨论第31-33页
     ·叶绿体 DNA 序列研究第31-32页
     ·Ceratotropis 亚属系统进化研究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第三章 中国绿豆种质形态学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4-43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试验材料第34页
     ·田间种植与性状调查第34页
     ·数据标准化处理第34-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绿豆形态学性状变异分析第35-38页
     ·绿豆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第38页
     ·绿豆种质聚类分析第38-40页
     ·不同地理来源群体数量性状研究第40-41页
   ·讨论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第四章 基于 SSR 标记的中国绿豆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第43-52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试验材料第43页
     ·DNA 提取第43页
     ·引物筛选第43页
     ·PCR 扩增与产物检测第43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SSR 引物特征分析第44-45页
     ·不同来源绿豆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5-46页
     ·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基因流分析第46-48页
     ·个体间聚类分析第48-49页
     ·群体间聚类分析第49页
   ·讨论第49-51页
     ·绿豆 SSR 标记变异位点研究第49-50页
     ·中国绿豆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第50页
     ·中国绿豆种质近交及基因流研究第50-51页
     ·SSR 标记与农艺性状比较研究第51页
   ·结论第51-52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茶树bZI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下一篇:玉米DDGS营养价值预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