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土壤重金属积累与来源 | 第12-14页 |
| ·土壤重金属积累与污染现状 | 第12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第12-14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 | 第14-15页 |
|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 第14-15页 |
| ·对植物的影响 | 第15页 |
|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15页 |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 | 第15-21页 |
| ·化学调控原理 | 第16-18页 |
| ·化学钝化剂种类 | 第18-21页 |
|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研究目的和及意义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4页 |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3页 |
| ·工业发展水平 | 第23页 |
| ·气候 | 第23-24页 |
| ·地形与地貌 | 第24页 |
| ·土壤及利用方式 | 第24页 |
| ·研究方案 | 第24-26页 |
| ·区域实地取样与制备 | 第24-25页 |
| ·室内模拟培养试验 | 第25-2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 ·试剂 | 第26页 |
| ·仪器 | 第26-27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 ·土壤中汞和砷的测定 | 第27页 |
| ·土壤中镉、铅、铜和铬的测定 | 第27-28页 |
| ·土壤中镉形态分析 | 第28页 |
| ·待测液中磷的测定 | 第28页 |
| ·土壤pH | 第28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8-29页 |
| 第3章 武汉市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 第29-37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0-32页 |
| ·武汉市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 | 第32-34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不同化学调控剂对镉污染土壤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37-48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 ·供试材料 | 第37-38页 |
|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 ·测试方法 | 第40页 |
| ·计算方法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 ·各类化学调控剂对酸性土壤中镉浸出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 ·各类化学调控剂对碱性土壤中镉浸出量的影响 | 第42-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5章 两种典型化学调控剂对镉污染土壤中镉形态的影响 | 第48-56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供试材料 | 第48-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 ·测试方法 | 第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 ·施用调控剂后土壤有效态镉的动态变化 | 第49-52页 |
| ·施用调控剂对土壤中镉形态的影响 | 第52-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6章 两种调控剂对镉和磷的吸附特征 | 第56-65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 ·试验材料 | 第56-57页 |
|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 ·海泡石和草炭对镉的吸附特征 | 第58-61页 |
| ·海泡石和草炭对磷的吸附特征 | 第61-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问题与建议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