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致谢 | 第10-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6页 |
·引言 | 第17-20页 |
·柴油机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柴油机的主要排放物 | 第17-18页 |
·柴油机的排放标准 | 第18页 |
·EGR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柴油机排放的控制方法 | 第20-23页 |
·EGR-VGT协调控制的技术概述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柴油机平均值模型 | 第26-43页 |
·模型结构 | 第26-28页 |
·测量 | 第27页 |
·稳态测量 | 第27页 |
·动态测量 | 第27页 |
·参数估计 | 第27-28页 |
·相对误差 | 第28页 |
·歧管 | 第28-30页 |
·气缸 | 第30-33页 |
·气缸流量 | 第30-31页 |
·气缸温度 | 第31-32页 |
·气缸扭矩 | 第32-33页 |
·EGR阀 | 第33-34页 |
·涡轮增压器 | 第34-38页 |
·涡轮惯性 | 第34页 |
·涡轮模型 | 第34-36页 |
·涡轮效率 | 第34-35页 |
·涡轮流量 | 第35-36页 |
·压气机模型 | 第36-38页 |
·压气机效率 | 第36-37页 |
·压气机流量 | 第37-38页 |
·中冷器和EGR冷却器 | 第38页 |
·模型假设 | 第38-39页 |
·模型调试和验证 | 第39-41页 |
·调试 | 第39页 |
·稳态模型调试 | 第39页 |
·动态模型调试 | 第39页 |
·验证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柴油机空气系统控制研究 | 第43-61页 |
·增压压力控制 | 第43-52页 |
·增压压力目标值控制 | 第44-45页 |
·开环增压压力控制 | 第45-47页 |
·自适应增压压力控制器设计 | 第47-49页 |
·增压压力控制监控 | 第49-52页 |
·废气再循环控制 | 第52-58页 |
·空气流量目标值计算 | 第52-54页 |
·EGR控制器设计 | 第54-56页 |
·废气再循环控制监控 | 第56-58页 |
·传统控制器验证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被控变量选择及系统分析 | 第61-74页 |
·反馈变量的选择 | 第61-64页 |
·控制器类型 | 第61-62页 |
·基于MAP和MAF的双PID控制器 | 第61页 |
·基于MAP和MAF的单PID控制器(SPC) | 第61-62页 |
·基于MAP和EGR率的双PID控制器 | 第62页 |
·不同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 第62-64页 |
·系统特性描述 | 第64-65页 |
·平衡点 | 第65-67页 |
·VGT控制信号平衡点 | 第65-66页 |
·VGT平衡点模型 | 第66-67页 |
·阶跃响应 | 第67-71页 |
·VGT控制信号阶跃响应 | 第67-69页 |
·EGR控制信号阶跃响应 | 第69-71页 |
·系统特性分析 | 第71-73页 |
·DC增益 | 第71-72页 |
·非最小相位 | 第72页 |
·响应时间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EGR-VGT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74-85页 |
·EGR-VGT协调控制问题 | 第74-76页 |
·协调控制方式 | 第74-75页 |
·目标值 | 第75页 |
·控制目标 | 第75-76页 |
·控制结构 | 第76-82页 |
·主控制回路 | 第76-77页 |
·辅助控制回路 | 第77-78页 |
·最小泵气功 | 第78-79页 |
·u_(vgt)控制x_(egr)时DC增益变号对控制器的影响 | 第79页 |
·喷油量控制 | 第79-80页 |
·安全函数 | 第80页 |
·微分部分的作用 | 第80-81页 |
·PID控制器参数化和整定 | 第81-82页 |
·控制器自动整定 | 第82-83页 |
·协调控制器的仿真验证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工作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