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抗旱稻品种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旱稻产量形成及关键因子 | 第11-12页 |
·早稻高产栽培技术 | 第12-13页 |
·旱稻稻米品质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试验、示范地点 | 第15页 |
·供试材料 | 第15-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适宜性品种筛选实验 | 第16页 |
·旱稻水分管理模式试验 | 第16-17页 |
·“沪旱3号”栽培模式试验 | 第17页 |
·沪旱3号大面积生产示范 | 第17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7-18页 |
·生育期调查 | 第17页 |
·产量及产量结构考察 | 第17页 |
·稻米品质测定 | 第1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30页 |
·旱稻品种特性比较 | 第18-20页 |
·常规淹水灌溉模式下参试早稻品种生育进程 | 第18-19页 |
·常规淹水灌溉模式下参试早稻品种产量构成 | 第19页 |
·参试旱稻品种病虫害调查 | 第19-20页 |
·旱稻水分管理模式比较 | 第20-25页 |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各品种生育期 | 第20-21页 |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参试品种产量构成 | 第21-22页 |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参试品种稻米品质 | 第22-24页 |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各品种水分利用效率 | 第24-25页 |
·沪旱3号不同栽培模式比较 | 第25-28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生育进程 | 第25-26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产量构成 | 第26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稻米品质 | 第26-27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投入产出综合效益 | 第27-28页 |
·沪旱3号大面积生产示范 | 第28-3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0-35页 |
·本试验的结论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