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1页 |
| ·植物雄性不育 | 第12-15页 |
|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第12-13页 |
| ·植物CMS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植物CMS的分子机制 | 第14-15页 |
| ·大白菜离体再生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基因型 | 第15-16页 |
| ·外植体类型 | 第16页 |
| ·外植体生理状态 | 第16页 |
| ·分化培养基 | 第16-17页 |
| ·生根培养基 | 第17页 |
| ·大白菜遗传转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菌株 | 第18页 |
| ·再生体系 | 第18页 |
| ·外植体类型及生理状态 | 第18-19页 |
| ·抗生素 | 第19页 |
| ·农杆菌侵染方法 | 第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大白菜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1-2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1-22页 |
| ·材料 | 第21页 |
| ·方法 | 第21-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 ·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2-24页 |
| ·生根培养和移栽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植物表达载体XF003-T1243的构建 | 第26-3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6-30页 |
| ·材料 | 第26-27页 |
| ·方法 | 第27-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T1243基因的扩增和酶切 | 第30页 |
| ·酶切、纯化和连接 | 第30-31页 |
| ·重组质粒XF003-T1243的鉴定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33-4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 ·植物材料和菌株 | 第33页 |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 ·培养基的配置 | 第33页 |
| ·外植体的准备与转化 | 第33-34页 |
| ·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因素 | 第34页 |
| ·Kan浓度对生根培养基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抗性株系的分子检 | 第35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35-39页 |
| ·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因素 | 第35-37页 |
| ·转基因株系的获得 | 第37页 |
| ·抗性株系的分子检测 | 第37-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 附录 | 第47-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