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不同土壤水肥对三七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0页
   ·选题的目的、依据及意义第13-14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药用植物影响研究概况第14-16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药用植物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第14-15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第15-16页
   ·近年来对三七的研究概况第16-20页
     ·三七的生物学特性第16-17页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第17-18页
     ·三七化学成分研究现状第18页
     ·三七药理活性研究现状第18-20页
第二章 三年生三七生长动态及有效成分积累动态调查第20-28页
   ·引言第20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试验设计第20页
     ·测定方法第20-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7页
     ·三七茎的生长动态第21-22页
     ·三七叶的生长动态第22-23页
     ·三七花柄的生长动态第23-24页
     ·三七地下部分有效成分积累动态第24-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耗水特征的影响第28-34页
   ·引言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页
     ·供试材料(见第二章)第28页
     ·试验设计(见第二章)第28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8页
     ·数据处理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与不同时期三七的耗水量第28-30页
     ·三七的耗水动态变化第30-31页
     ·三七耗水日变化第31-32页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蒸腾系数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茎叶生长及叶中抗氧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34-40页
   ·引言第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供试材料(见第二章)第34页
     ·试验设计(见第二章)第34页
     ·样品制备第34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4-35页
     ·数据处理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第35-36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叶片生长的影响第36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和 MDA 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37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37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第37-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根生长、有效成分含量及发病率的影响第40-46页
   ·引言第40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供试材料(见第二章)第40页
     ·试验设计(见第二章)第40页
     ·样品制备第40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0-41页
     ·数据处理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根形态、三七根干重、折干率和根冠比的影响第41-42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根中有效成分积累量的影响第42-43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七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第43页
     ·最适宜三七生产土壤水分含量的估计第43-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六章 氮磷钾施肥效应初步研究第46-54页
   ·引言第46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试验区土壤营养状况第46页
     ·试验设计第46-47页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第47页
     ·数据处理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氮磷钾与百株根干重模型的建立第47-51页
     ·试验区土壤 N、P、K 丰缺分析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七章 钙镁锌硼施肥效应初步研究第54-60页
   ·引言第54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试验区土壤营养状况第54页
     ·试验设计第54-56页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第56页
     ·数据处理第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9页
     ·极差分析第56-57页
     ·方差分析第57-58页
     ·试验区 Ca、Mg、Zn 与 B 的丰缺分析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八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两相培养研究
下一篇:雷公藤发状根的鉴定和培养及其次生代谢物调控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