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新型玉米矮化突变位点的鉴定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5页
   ·作物矮生性状及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第9-13页
     ·矮生基因与“绿色革命”第9页
     ·玉米矮化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第9-11页
     ·水稻矮生基因研究第11-12页
     ·小麦矮生基因研究第12-13页
   ·矮化与激素第13-21页
     ·赤霉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第13-15页
     ·赤霉素与株高发育调控第15-16页
     ·油菜素内酯的合成与信号转导第16-18页
     ·油菜素内酯与株高发育调控第18-19页
     ·生长素的合成与信号转导第19-21页
   ·生长素极性运输机制第21-29页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第21-22页
     ·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第22-29页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第29-31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29-30页
     ·基因枪法第30-31页
   ·本课题相关前期研究工作第31-3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第二章 QPH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分析第35-53页
   ·实验材料第35-36页
     ·玉米材料第35页
     ·菌株、质粒、载体第35页
     ·试剂和试剂盒第35-36页
     ·本研究所用引物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46页
     ·玉米材料的生长环境第36页
     ·QPH1全长cDNA克隆第36-41页
     ·QPH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克隆第41页
     ·pQPH1∷GUS表达载体构建及玉米愈伤转化第41-42页
     ·GUS染色第42-43页
     ·QPH1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第43页
     ·亚细胞定位第43-44页
     ·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运输速率测定第44-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全长QPH1 cDNA扩增及序列分析第46-48页
     ·QPH1启动子分析第48-50页
     ·QPH1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0-51页
     ·QPH1基因表达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51-52页
     ·RIL88和4个br2突变体的表型和生长素运输分析第52-53页
第三章 拟南芥atpgp1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第53-65页
   ·实验材料第53-54页
     ·拟南芥突变体材料第53页
     ·菌株、质粒、载体第53页
     ·试剂和试剂盒第53-54页
     ·本研究所用引物表第54页
   ·实验方法第54-59页
     ·拟南芥生长环境第54页
     ·拟南芥铺板和移栽第54-55页
     ·拟南芥纯合突变体筛选第55页
     ·突变体中目的基因的RT-PCR第55-57页
     ·拟南芥下胚轴长度测量第57页
     ·下胚轴表皮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第57页
     ·拟南芥株高和果荚长度测量第57页
     ·GUS染色和GFP荧光检测第57-58页
     ·生长素运输测定第58-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5页
     ·atpgp1突变体纯合体的筛选第59-60页
     ·atpgp1突变体插入位点和基因表达分析第60-61页
     ·atpgp1-2突变体表型分析第61-62页
     ·atpgp1-2突变体根尖生长素分布分析第62-63页
     ·atpgp1-2突变体生长素运输量分析第63-65页
第四章 转基因研究第65-80页
   ·实验材料第65-66页
     ·菌株、质粒、载体第65页
     ·试剂和试剂盒第65页
     ·本研究所用引物第65-66页
   ·实验方法第66-72页
     ·SNP5259定点恢复突变第66-67页
     ·转化拟南芥表达载体构建第67-68页
     ·转化玉米表达载体构建第68-69页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与转化第69页
     ·花浸法转化拟南芥第69-70页
     ·转基因拟南芥筛选和鉴定第70页
     ·基因枪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第70-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80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和获得第72-73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鉴定第73-75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素运输第75-76页
     ·转基因玉米的获得第76-79页
     ·转基因玉米表型的初步鉴定第79-80页
第五章 讨论第80-84页
   ·PGP1蛋白与生长素运输的关系第80-81页
   ·PGP1蛋白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的功能同异第81-82页
   ·qph1基因与玉米矮化育种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7页
附录第97-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作者简历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抗逆相关基因ZmRAV1和ZmTCX8.1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苹果砧木M9作自根砧或中间砧的致矮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