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0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印染废水概述 | 第14-20页 |
·来源 | 第14-17页 |
·印染废水特点和危害 | 第17-20页 |
·印染废水常规处理方法 | 第20-26页 |
·物理和化学法 | 第20-24页 |
·生物法 | 第24-26页 |
·零价铁-厌氧生物联合处理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30-38页 |
·试验用水来源及水质 | 第30页 |
·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30-36页 |
·试验装置及设备 | 第30-32页 |
·水质检测分析方法 | 第32-36页 |
·污泥培养和驯化 | 第36-38页 |
第3章 零价铁与厌氧法及其联合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 第38-57页 |
·零价铁法 | 第38-50页 |
·单因素试验内容和条件 | 第38-41页 |
·响应曲面法分析零价铁对普施安蓝 H-5R 降解影响因研究 | 第41-50页 |
·厌氧生物法降解染料影响因素研究 | 第50-52页 |
·初始 pH 对厌氧生物处理影响 | 第50-51页 |
·盐浓度对厌氧生物处理影响 | 第51-52页 |
·零价铁-厌氧联合处理法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零价铁投加量对零价铁-厌氧生物联合处理影响 | 第52-53页 |
·盐浓度对零价铁-厌氧生物处理影响 | 第53-54页 |
·对比试验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零价铁-厌氧联合处理工艺机理分析 | 第57-69页 |
·印染分子结构 | 第57页 |
·吸附作用 | 第57-60页 |
·吸附平衡时间及不同染料浓度下污泥吸附量 | 第58-59页 |
·不同 pH 下污泥吸附 | 第59-60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60页 |
·水解酸化 | 第60-62页 |
·微生物菌群分析 | 第62-66页 |
·SEM 观测微生物形态 | 第62-64页 |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第64-66页 |
·PCR-DGGE 分离测序结果 | 第66页 |
·ZVI 的还原作用 | 第66-67页 |
·Fe2+络合作用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