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錄 | 第6-12页 |
緒論 | 第12-37页 |
一、 《繫年》的研究現狀 | 第13-21页 |
(一) 總體研究 | 第14页 |
(二) 《繫年》性質的爭議及史學史有關問題 | 第14-16页 |
(三) 對釋文的討論 | 第16页 |
(四) 利用《繫年》校讀古書 | 第16-17页 |
(五) 利用《繫年》審查舊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 第17页 |
(六) 利用《繫年》討論先秦史事 | 第17-19页 |
(七) 利用《繫年》研究先秦年代學問題 | 第19-20页 |
(八) 利用《繫年》研究先秦國際關係 | 第20页 |
(九) 語言學研究 | 第20-21页 |
(十) 其他 | 第21页 |
二、 《繫年》編年體說獻疑 | 第21-26页 |
三、 《繫年》與“故志” | 第26-32页 |
四、 “詩亡然後《春秋》作”與《繫年》撰作的背景 | 第32-37页 |
第一章 《繫年》釋文疏證 | 第37-161页 |
第一章 | 第37-45页 |
第二章 | 第45-60页 |
第三章 | 第60-67页 |
第四章 | 第67-72页 |
第五章 | 第72-78页 |
第六章 | 第78-86页 |
第七章 | 第86-89页 |
第八章 | 第89-94页 |
第九章 | 第94-96页 |
第十章 | 第96-98页 |
第十一章 | 第98-105页 |
第十二章 | 第105-107页 |
第十三章 | 第107-112页 |
第十四章 | 第112-117页 |
第十五章 | 第117-124页 |
第十六章 | 第124-128页 |
第十七章 | 第128-131页 |
第十八章 | 第131-139页 |
第十九章 | 第139-142页 |
第二十章 | 第142-144页 |
第二十一章 | 第144-147页 |
第二十二章 | 第147-154页 |
第二十三章 | 第154-161页 |
第二章 《繫年》虛詞研究——從虛詞角度看《繫年》的文獻特徵 | 第161-223页 |
第一節 清華簡《繫年》虛詞初探 | 第161-195页 |
一、 介詞 | 第162-176页 |
(一) 於/于 | 第162-166页 |
(二) 自 | 第166-167页 |
(三) 至 | 第167-168页 |
(四) 至于 | 第168-169页 |
(五) 以 | 第169-173页 |
(六) 以至 | 第173页 |
(七) 用 | 第173-174页 |
(八) 與 | 第174-175页 |
(九) 及 | 第175-176页 |
(十) 共(?) | 第176页 |
二、 連詞 | 第176-187页 |
(一) 以 | 第176-179页 |
(二) 與 | 第179-180页 |
(三) 及 | 第180-181页 |
(四) 而 | 第181-183页 |
(五) 且 | 第183-184页 |
(六) 苟 | 第184页 |
(七) 所 | 第184页 |
(八) 又 | 第184-185页 |
(九) 焉 | 第185-187页 |
(十) 是 | 第187页 |
(十一)是故 | 第187页 |
三、 助詞 | 第187-191页 |
四、 語氣詞 | 第191-193页 |
(一) 也 | 第192-193页 |
(二) 矣 | 第193页 |
五、 兼詞 | 第193-194页 |
(一) 焉 | 第193页 |
(二) 諸 | 第193-194页 |
六、 簡短的結論 | 第194-195页 |
附錄:清華簡《繫年》副詞淺析 | 第195-207页 |
一、 程度副詞 | 第195-196页 |
(一) 大 | 第195页 |
(二) 旁 | 第195-196页 |
(三) 甚 | 第196页 |
二、 範圍副詞 | 第196-197页 |
(一) 皆 | 第196页 |
(二) 盡 | 第196页 |
(三) 相 | 第196-197页 |
三、 時間副詞 | 第197-200页 |
(一) 昔 | 第197页 |
(二) 先 | 第197页 |
(三) 旣 | 第197-198页 |
(四) 將 | 第198页 |
(五) 且 | 第198页 |
(六) 始 | 第198-199页 |
(七) 果 | 第199页 |
(八) 遂 | 第199-200页 |
(九) 乃 | 第200页 |
四、 情態副詞 | 第200-202页 |
(一) 或(又) | 第200-201页 |
(二) 亦 | 第201页 |
(三) 固 | 第201-202页 |
(四) 親 | 第202页 |
(五) 竊 | 第202页 |
五、 肯定否定副詞 | 第202-204页 |
(一) 必 | 第202页 |
(二) 不 | 第202-203页 |
(三) 弗 | 第203页 |
(四) 無 | 第203页 |
(五) 未 | 第203-204页 |
(六) 莫(?) | 第204页 |
(七) 毋乃 | 第204页 |
六、 語氣副詞 | 第204-205页 |
七、 簡短的結論 | 第205-207页 |
第二節 古本《竹書紀年》佚文虛詞初探——兼與清華簡《繫年》虛詞比較 | 第207-223页 |
一、 介詞 | 第207-215页 |
(一) 於/于 | 第207-210页 |
(二) 自 | 第210页 |
(三) 由 | 第210-211页 |
(四) 從 | 第211页 |
(五) 至 | 第211页 |
(六) 至于 | 第211-212页 |
(七) 在 | 第212页 |
(八) 以 | 第212-214页 |
(九) 用 | 第214页 |
(十) 與 | 第214页 |
(十一)及 | 第214-215页 |
(十二)爲 | 第215页 |
二、 連詞 | 第215-219页 |
(一) 以 | 第215-216页 |
(二) 與 | 第216页 |
(三) 及 | 第216页 |
(四) 而 | 第216-218页 |
(五) 有 | 第218页 |
(六) 故 | 第218-219页 |
(七) 是故 | 第219页 |
三、 助詞 | 第219-221页 |
(一) 之 | 第219-221页 |
(二) 所 | 第221页 |
(三) 餘 | 第221页 |
四、 語氣詞 | 第221-222页 |
五、 兼詞 | 第222页 |
六、 簡短的結論 | 第222-223页 |
第三節 從虛詞角度看清華簡《繫年》的文獻特徵——兼論影響虛詞特點的時代、地域、文體因素 | 第223-257页 |
一、 《繫年》中介詞“于(於)”的特點及其成因 | 第223-234页 |
(一) 《繫年》介詞“于(於)”的特點 | 第224-226页 |
(二) “于(於)”與地域因素 | 第226-228页 |
(三) “于”、“於”的歷時嬗替 | 第228-232页 |
(四) 《繫年》中的“于(於)”與時代、文體因素 | 第232-234页 |
二、 《繫年》中虛詞“與”、“及”的特點及其成因 | 第234-246页 |
(一) 《繫年》虛詞“與”、“及”的特點 | 第234-237页 |
(二) 連詞“與”、“及”在楚簡、秦簡中的分別 | 第237-239页 |
(三) 三晉地區與連詞“及” | 第239-241页 |
(四) 連詞“與”、“及”差異的成因 | 第241-244页 |
(五) 介詞“與”、“及”的分別 | 第244-246页 |
三、 影響虛詞特點的時代、地域、文體因素 | 第246-256页 |
(一) 時代因素 | 第247-248页 |
(二) 地域因素 | 第248-252页 |
(三) 文體因素 | 第252-256页 |
四、 餘論 | 第256-257页 |
第三章 《繫年》與古史新證 | 第257-301页 |
第一節 齊長城新研——從清華簡《繫年》看齊長城的若干問題 | 第257-274页 |
一、 羌鐘與《繫年》 | 第258-260页 |
二、 《繫年》與齊長城始建年代新證 | 第260-266页 |
三、 《繫年》與齊長城起訖範圍探析 | 第266-270页 |
四、 《繫年》與齊長城營建原因探析 | 第270-274页 |
第二節 越國史的新證迹——清華簡《繫年》所見越國後期在山東地區的活動 | 第274-285页 |
一、 《繫年》與越王朱句時期的越國 | 第275-279页 |
(一) 朱句時期:越國霸業的頂峰 | 第275-276页 |
(二) 越國徙都琅邪補議 | 第276-279页 |
二、 《繫年》與越王翳時期的越國 | 第279-285页 |
(一) 越國與三晉伐齊 | 第280页 |
(二) 越王翳時期:越國霸業的延續 | 第280-282页 |
(三) 越國由盛轉衰 | 第282-285页 |
第三節 從清華簡《繫年》看山東時期越國的外交及地位 | 第285-301页 |
一、 申公巫臣與吳越爭霸及越國外交方略 | 第285-290页 |
(一) 申公巫臣通吳——吳越爭霸的序幕 | 第285-287页 |
(二) 越國外交策略的三次轉變 | 第287-288页 |
(三) 越國“山東時期”的結束 | 第288-290页 |
二、 山東時期越與晉、齊、魯的關係 | 第290-296页 |
(一) 越與晉國及三晉的關係 | 第290-292页 |
(二) 越與齊國的關係 | 第292-294页 |
(三) 越與魯國的關係 | 第294-296页 |
三、 山東時期越國的國際地位 | 第296-301页 |
參考文獻 | 第301-312页 |
1. 學術期刊論文 | 第301-302页 |
2. 論文集論文(不含會議論文集論文) | 第302-303页 |
3. 會議論文 | 第303-304页 |
4. 報紙論文 | 第304页 |
5. 網站論文 | 第304-309页 |
6. 論壇文章 | 第309-311页 |
7. 學位文章 | 第311-312页 |
致謝 | 第312-316页 |
補記 | 第316-317页 |
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 第317-319页 |
附錄1:清華簡《繫年》總釋文 | 第319-336页 |
附錄2:網帖討論網名、實名對照表 | 第336-3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