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高等植物成花诱导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光周期影响开花时间的分子机制 | 第8-9页 |
·春化作用对开花时间的影响 | 第9页 |
·自主开花途径的分子机制 | 第9-10页 |
·赤霉素在植物开花诱导中的作用 | 第10-11页 |
·开花途径整合因子 | 第11页 |
·SOC1/AGL20的鉴定及其序列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SOC1/AGL20的鉴定 | 第11页 |
·SOC1/AGL20的序列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SOC1/AGL20及其同源基因的功能 | 第12-14页 |
·SOC1/AGL20及其同源基因促进植物开花 | 第12-13页 |
·SOC1/AGL20及其同源基因在植物其它生长发育活动的可能作用 | 第13-14页 |
·SOC1/AGL20基因的表达调节 | 第14-16页 |
·SOC1/AGL20与 CO FT 的关系 | 第14-15页 |
·SOC1/AGL20是 FLC 的下游靶基因 | 第15页 |
·SOC1/AGL20可被GA诱导表达 | 第15页 |
·SOC1/AGL20与 AGL24 形成正反馈环 | 第15-16页 |
·竹子成花机理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5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试剂和菌种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35页 |
·DNA提取 | 第19-20页 |
·RNA提取 | 第20页 |
·RNA中DNA污染的去除 | 第20-21页 |
·反转录 | 第21页 |
·同源序列的克隆 | 第21-22页 |
·回收纯化DNA片段 | 第22页 |
·连接反应 | 第22-23页 |
·转化 | 第23页 |
·菌液PCR检测及测序 | 第23-24页 |
·BoSOC1和 PvSOC1 的 3’RACE 扩增 | 第24-25页 |
·BoSOC15' RACE扩增 | 第25-28页 |
·BoSOC1和 PvSOC1 ORF 区的克隆 | 第28页 |
·大肠杆菌和农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28页 |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转化农杆菌 | 第29-31页 |
·拟南芥遗传转化及其转基因植株纯合子的筛选 | 第31-32页 |
·BoSOC1和 PvSOC1 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32页 |
·BoSOC1和 PvSOC1 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32-33页 |
·引物设计 | 第33-34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9页 |
·绿竹、雷竹的总RNA提取结果 | 第35页 |
·BoSOC1和 PvSOC1 基因保守区序列的获得 | 第35-36页 |
·BoSOC1和 PvSOC1 基因 RACE 扩增结果 | 第36-37页 |
·BoSOC1 PvSO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44页 |
·BoSOC1 PvSOC1基因的一级结构分析 | 第37-41页 |
·二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 第41页 |
·BoSOC1 PvSOC1基因的同源比对与进化分析 | 第41-44页 |
·启动子的克隆 | 第44-45页 |
·Real-Time PCR分析 BoSOC1 与 PvSOC1 在绿竹、雷竹不同部位的表达量 | 第45-46页 |
·BoSOC1在花芽和叶芽中的相对表达量 | 第45页 |
·PvSOC1在雷竹地上部位的相对表达量 | 第45-46页 |
·BoSOC1与 PvSOC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BoSOC1与 PvSOC1 基因转化拟南芥 | 第47-4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9-50页 |
5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