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第12-21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2-16页 |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分组方法 | 第12页 |
·诊断标准 | 第12-14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病情程度的划分 | 第13-14页 |
·病例的纳入标准 | 第14页 |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剔除标准 | 第14-15页 |
·病例的脱落 | 第15页 |
·一般情况分析 | 第15-16页 |
·两组年龄与病程的比较 | 第15-16页 |
·两组患者病情程度的比较 | 第16页 |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比较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实验设计 | 第16-17页 |
·设计方法:随机、平行对照试验 | 第17页 |
·治疗用药 | 第17页 |
·检测指标 | 第17-18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17-18页 |
·疗效性指标 | 第18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19页 |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19页 |
·疾病主要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第19页 |
·疾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第19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19-20页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21页 |
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1-22页 |
3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 第22页 |
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第22-23页 |
5 两组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比较 | 第23页 |
6 安全性评价结果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35页 |
1.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第24-27页 |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4页 |
·中医辨证分型 | 第24-25页 |
·关于中医治法的认识 | 第25-27页 |
·中药内服法 | 第25-26页 |
·中医外治法 | 第26-27页 |
·雾化吸入 | 第27页 |
2.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第27-32页 |
·西医病因、发病机制认识 | 第27-28页 |
·西医病理认识 | 第28-29页 |
·西医治疗进展 | 第29-32页 |
3. 组方分析 | 第32-33页 |
4.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一 病人知情同意书 | 第41-42页 |
附录二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寒哮证临床观察表 | 第42-47页 |
附录三 综述 | 第47-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