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

明代勋臣政治权力的演变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3页
上编第13-87页
 第一章 明初勋臣制度的构建第13-40页
  第一节 洪武初年勋臣位高权重第13-32页
   一、 明代勋臣封爵制度的特殊性第13-16页
   二、 勋臣所享的地位与待遇第16-22页
   三、 勋臣的职权第22-32页
  第二节 朱元璋勋臣方略的矛盾性第32-38页
   一、 全面削弱勋臣力量第33-35页
   二、 继续册封并完善勋臣制度第35-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二章 勋臣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第40-87页
  第一节 勋贵地位待遇的恢复第40-55页
   一、 公侯伯封爵制度的定型第41-49页
   二、 勋臣地位的稳定第49-55页
  第二节 约束勋臣权力的国家机制第55-74页
   一、 武臣勋贵实权受限第56-71页
   二、文臣勋贵职官的复杂性第71-74页
  第三节 勋臣制度的不合理性第74-79页
   一、 勋臣制度的畸形特征第74-76页
   二、 不合理勋贵制度的后果第76-79页
  第四节 个别勋臣超出体制的权力第79-86页
   一、 张辅参政与石亨僭权第79-82页
   二、 黔国公与南京镇守勋臣第82-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下编第87-145页
 第一章 嘉靖朝勋臣的政治趋向第87-101页
  第一节 世宗复故爵与革除冒封的动机第87-89页
  第二节 个别勋贵权势的膨胀第89-94页
   一、 世宗拉拢郭勋、朱希忠、仇鸾第89-91页
   二、 郭勋、仇鸾对文官的常态化压制第91-94页
  第三节 世宗勋贵政策的实质与影响第94-100页
   一、 维护皇权的权宜性策略第95-98页
   二、 勋爵难封与部分勋贵的议政倾向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二章 勋臣与晚明党争第101-115页
  第一节 李宗城、刘世延在党争前夕的表现第101-104页
  第二节 勋臣介入党争第104-107页
  第三节 崇祯朝勋臣与阉党合流的加剧第107-114页
   一、 温体仁、刘孔昭排陷东林第107-109页
   二、 崇祯帝重用勋臣与刘孔昭勾结马、阮第109-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三章 勋臣对弘光政局的影响第115-145页
  第一节 南都初立的形势第115-118页
   一、 马士英取得“定策”先机第115-117页
   二、 勋贵政治野心的暴露第117-118页
  第二节 勋臣参预朝政的历史条件第118-122页
   一、 勋臣借“定策”参政第118-121页
   二、 勋臣进一步介入党争第121-122页
  第三节 勋臣对铨选制度的破坏第122-131页
   一、 东林主导的铨选政策第123-124页
   二、 史可法出镇与奸党、勋臣活动加剧第124-126页
   三、 勋臣廷劾张慎言第126-130页
   四、 张慎言离朝与阮大铖“陛见”第130-131页
  第四节 勋臣恶劣参政模式的形成第131-138页
   一、 马士英与勋臣行动的协作性第131-134页
   二、 举荐与“内批”相结合的政治模式第134-136页
   三、阉党、奸臣对朝局的控制第136-138页
  第五节 阉党、勋贵乱政与弘光朝局崩溃第138-144页
   一、 勋臣参政的程序化第139-142页
   二、 南都覆亡之际勋臣的表现第142-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结论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末辽东马市贸易战和女真诸部兴衰
下一篇:“扫荡”的失落和国民党的失败--战后《扫荡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