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石油产品论文

吸附法深度脱除混合碳四中二硫化物的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液化石油气脱硫的必要性及液化石油气中硫的形态第13-14页
     ·液化石油气脱硫的必要性第13页
     ·液化石油气的含硫标准第13-14页
     ·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的性质与分布第14页
   ·国内外脱硫技术及应用第14-21页
     ·加氢脱硫第14-15页
     ·烷基化脱硫第15页
     ·催化裂化脱硫第15-16页
     ·氧化脱硫第16页
     ·萃取脱硫第16-17页
     ·生物脱硫第17-18页
     ·膜分离脱硫第18页
     ·吸附脱硫第18-21页
   ·脱硫用吸附剂第21-23页
     ·分子筛类吸附剂第21页
     ·活性炭类吸附剂第21-22页
     ·金属氧化物及复合金属氧化物类吸附剂第22-23页
     ·其它吸附剂第23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3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模型油的配制第26页
   ·硫含量的测定第26-28页
     ·硫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6-27页
     ·一元线性方程的拟合第27-28页
   ·吸附剂的制备第28-29页
     ·等体积浸渍第28页
     ·旋蒸浸渍第28-29页
     ·离子交换第29页
   ·吸附剂的表征第29-30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9页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29页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第29-30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页
     ·X射线荧光光谱(XRF)第30页
     ·二甲基二硫醚-程序升温脱附(DMDS-TPD)第30页
   ·原位红外研究第30-31页
     ·二甲基二硫醚吸附机理研究第30-31页
     ·二甲基二硫醚与烯烃的竞争吸附研究第31页
   ·吸附剂的评价第31-33页
     ·固定床吸附脱硫实验第31页
     ·脱硫性能的比较第31-33页
第三章 吸附剂活性研究第33-55页
   ·引言第33页
   ·载体种类的影响第33-36页
     ·不同载体吸附剂的脱硫效果第33-34页
     ·不同载体的表征结果第34-36页
   ·金属元素种类的影响第36-43页
     ·负载不同金属元素吸附剂的脱硫效果第36-40页
     ·负载不同金属元素吸附剂的表征结果第40-43页
   ·浸渍时间的影响第43-44页
   ·活性组分含量的影响第44-51页
     ·负载不同含量Ag_2O时吸附剂的脱硫效果第44-46页
     ·负载不同含量Ag_2O吸附剂的表征第46-47页
     ·不同离子交换水平吸附剂的脱硫效果第47-49页
     ·不同离子交换水平吸附剂的表征第49-51页
   ·制备方法的影响第51-53页
     ·不同方法改性吸附剂的活性评价第51-53页
     ·不同方法改性吸附剂的表征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吸附剂选择性及吸附机理研究第55-63页
   ·引言第55页
   ·选择性评价第55-58页
   ·吸附机理及竞争吸附机理的原位红外研究第58-62页
     ·二甲基二硫醚在NaY上吸附的原位红外研究第58-59页
     ·二甲基二硫醚在Ag_2O/NaY上吸附的原位红外研究第59页
     ·烯烃与二甲基二硫醚在NaY上竞争吸附的原位红外研究第59-60页
     ·烯烃与二甲基二硫醚在Ag_2O/NaY上竞争吸附的原位红外研究第60-61页
     ·竞争吸附机理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吸附工艺优化及吸附剂再生性能研究第63-71页
   ·引言第63页
   ·工艺条件考察第63-66页
     ·空速的影响第63-65页
     ·温度的影响第65-66页
   ·再生性能考察第66-70页
     ·再生气氛的影响第66-67页
     ·再生温度的影响第67-69页
     ·再生次数的影响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发表及已接受的论文第79-81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81-82页
附表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季铵盐离子液体分离油酚混合物及机理
下一篇:调控费托合成产物分布新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