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山水画风格成因探析
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一) 美术史家定位 | 第7-8页 |
(二) 其他学者对陈子庄研究 | 第8-9页 |
三、研究路线 | 第9-10页 |
第1章 陈子庄生平及艺术历程 | 第10-15页 |
·陈子庄的生平 | 第10-13页 |
·少年时期的“陈富奎” | 第10页 |
·辗转迁徙的青年时代 | 第10-11页 |
·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工作后的陈子庄 | 第11-13页 |
·艺术历程与分期 | 第13-15页 |
第2章 陈子庄山水画风格特点 | 第15-26页 |
·“简”、“拙”的造型 | 第15-19页 |
·“简”之来源 | 第15-16页 |
·中国画论中谈“简” | 第16页 |
·“简”之美学功能 | 第16-17页 |
·陈子庄的“简” | 第17页 |
·何以为“拙” | 第17-18页 |
·陈子庄的“拙” | 第18-19页 |
·“随意”与“机趣” | 第19-21页 |
·“随意”的向度 | 第19页 |
·陈子庄的“随意” | 第19-20页 |
·寻求“机趣”的笔墨 | 第20-21页 |
·构图与用色特点 | 第21-22页 |
·陈子庄山水画的构图 | 第21-22页 |
·陈子庄山水画的用色特点 | 第22页 |
·恬适自然的乡土情怀 | 第22-23页 |
·平淡天真的意境 | 第23-24页 |
·何谓“平淡天真” | 第23页 |
·陈子庄的“平淡天真” | 第23-24页 |
·对陈子庄作品中“逸”的讨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陈子庄山水画风格成因分析 | 第26-36页 |
·身居蜀地,画记家山 | 第26-28页 |
·身居蜀地,热爱家山 | 第26-27页 |
·游历巴蜀,写生创造 | 第27-28页 |
·读书与读画的积累 | 第28-31页 |
·读书悟“道” | 第28-30页 |
·读画的积累 | 第30-31页 |
·民间绘画的影响 | 第31页 |
·无直接师承的自由选择 | 第31-33页 |
·对人生与艺术的态度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4章 “子庄画风”的影响及当代启示 | 第36-39页 |
·“子庄画风”的影响 | 第36页 |
·“子庄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