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15页 |
| ·综述小结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 ·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 ·主要观点 | 第18页 |
| ·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2章 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征迁安置实施的理论研究 | 第20-27页 |
| ·基本概念 | 第20页 |
| ·主要目标 | 第20-21页 |
| ·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阶段划分 | 第23-24页 |
| ·主要特点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3章 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征迁安置实施效果评价 | 第27-57页 |
| ·评价的目标 | 第27-28页 |
| ·南水北调工程的公共性目标 | 第27页 |
| ·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益性目标 | 第27-28页 |
| ·社会公众的满意度目标 | 第28页 |
| ·评价的内容 | 第28-29页 |
| ·构建评价体系 | 第29-53页 |
| ·评价的工作流程 | 第29-31页 |
| ·评价对象 | 第31页 |
| ·评价者 | 第31-32页 |
| ·评价指标 | 第32-39页 |
| ·权重系数与集结模型 | 第39-44页 |
| ·评价的实现 | 第44-53页 |
| ·评价成果的应用 | 第53-56页 |
| ·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征迁安置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 ·提高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征迁安置实施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征迁安置实施遗留问题处理研究 | 第57-62页 |
| ·农民生产安置问题及处理建议 | 第57-60页 |
| ·被征地农民的失地问题 | 第57-58页 |
| ·农业基础设施的恢复问题 | 第58页 |
| ·临时用地的使用与复垦 | 第58-59页 |
| ·处理建议 | 第59-60页 |
| ·补偿问题及处理建议 | 第60页 |
| ·政策问题及处理建议 | 第60-61页 |
| ·工程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及处理建议 | 第61页 |
| ·其它问题 | 第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