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23页
   ·QTL 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第9-14页
     ·数量性状概述及影响因素第9页
     ·QTL 分析方法与遗传群体第9-12页
       ·QTL 分析方法第9-11页
       ·主要QTL 作图群体第11-12页
     ·动态性状的QTL 分析第12-13页
     ·基于基因组学的QTL 分析新方法第13-14页
     ·QTL 分析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14页
   ·玉米籽粒灌浆研究进展第14-19页
     ·玉米籽粒灌浆生理学与关键酶活性研究进展第14-17页
       ·灌浆速率的生理学研究进展第14-15页
       ·调控灌浆速率关键酶活性研究进展第15-17页
     ·灌浆速率遗传与环境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灌浆速率与遗传背景第17-18页
       ·灌浆速率与基因表达第18页
       ·灌浆速率的QTL 分析第18-19页
       ·灌浆速率与环境和栽培技术第19页
   ·玉米籽粒容重及籽粒大小研究进展第19-21页
     ·玉米籽粒容重研究进展第19-20页
     ·籽粒大小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玉米穗部性状研究进展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试验材料第23页
     ·RIL 群体的构建第23页
     ·IF2 群体的构建第23页
   ·田间表型鉴定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82页
   ·玉米灌浆速率表型分析第24-30页
     ·灌浆期不同阶段灌浆速率的表型变化第24-27页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的相关分析第27-30页
   ·玉米籽粒容重表型分析第30-35页
     ·玉米籽粒容重灌浆期的变化第30-33页
       ·不同群体年际间籽粒容重差异分析第32-33页
       ·不同群体地点间籽粒容重差异分析第33页
     ·玉米籽粒容重的相关分析第33-35页
   ·玉米穗部性状的表型分析第35-42页
     ·玉米穗部性状的田间表现第35-40页
       ·不同群体年际间穗部性状差异分析第39页
       ·不同群体地点间穗部性状差异分析第39-40页
     ·玉米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40-42页
   ·玉米籽粒性状的表型分析第42-48页
     ·玉米籽粒性状的表型描述及分析第42-45页
       ·不同群体年际间籽粒性状差异分析第44-45页
       ·不同群体地点间籽粒性状差异分析第45页
     ·玉米籽粒性状相关性分析第45-48页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及其相关性状QTL 分析第48-82页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条件QTL 分析第48-51页
     ·玉米籽粒容重QTL 分析第51-56页
     ·玉米穗部性状QTL 分析第56-64页
       ·玉米穗轴粗QTL 分析第56-57页
       ·玉米穗长QTL 分析第57-59页
       ·玉米穗粗QTL 分析第59页
       ·玉米穗行数QTL 分析第59-62页
       ·玉米行粒数QTL 分析第62-64页
     ·玉米籽粒性状QTL 分析第64-72页
       ·玉米粒长QTL 分析第64-65页
       ·玉米粒宽QTL 分析第65-66页
       ·玉米粒厚QTL 分析第66-68页
       ·玉米籽粒体积QTL 分析第68-69页
       ·玉米粒重QTL 分析第69-72页
     ·主效QTLs 定位与分析第72-82页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主效QTLs 定位第72-74页
       ·玉米籽粒容重主效QTLs 定位第74-76页
       ·玉米穗部性状主效QTLs 定位第76-79页
       ·玉米籽粒性状主效QTLs 定位第79-8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82-87页
   ·结论第82-85页
     ·不同时期籽粒灌浆速率变化趋势第82页
     ·不同时期籽粒容重田间表现第82页
     ·不同试点和年际间玉米穗部性状表现第82页
     ·不同环境和年份间玉米籽粒性状表现第82-83页
     ·QTLs 定位结果第83-85页
     ·主效QTLs 定位结果第85页
   ·讨论第85-87页
     ·灌浆期积温不同处理方法的尝试第85-86页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第86页
     ·进一步研究计划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5页
ABSTRACT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短柄草磷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