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体积效应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超声波辅助加工陶瓷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2 超声振动辅助系统设计及振动性能测试 | 第21-33页 |
·概述 | 第21-22页 |
·变幅杆的理论设计 | 第22-27页 |
·复合变幅杆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含圆锥过渡段阶梯形复合变幅杆的设计 | 第24-27页 |
·变幅杆的数值模拟 | 第27-30页 |
·变幅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变幅杆有限元网格划分及求解设置 | 第28-29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变幅杆振动性能实验分析 | 第30-32页 |
·试验条件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纳米复相陶瓷体积效应理论分析 | 第33-43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纳米复相陶瓷一维粘弹性本构关系 | 第34-37页 |
·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粘弹塑性本构关系推导 | 第34-37页 |
·纳米复相陶瓷振动塑性加工中的体积效应 | 第37-38页 |
·方程求解 | 第37页 |
·振动加工的应变历程及粘弹塑性边界 | 第37-38页 |
·纳米复相陶瓷体积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微裂纹 | 第38-39页 |
·残余应力 | 第39-40页 |
·气孔和夹杂物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体积分数不同的ZTA 纳米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研究 | 第43-57页 |
·概述 | 第43-44页 |
·试验条件与方法 | 第44-49页 |
·试验条件 | 第44-47页 |
·ZTA 试件材料特性及物象分析 | 第47-49页 |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9-55页 |
·弯曲强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9页 |
·断裂韧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9-51页 |
·弹性模量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试样力学性能综合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超声振动作用下ZTA 纳米复相陶瓷体积效应研究 | 第57-73页 |
·概述 | 第57页 |
·超声辅助加工纳米陶瓷机理分析 | 第57-58页 |
·超声作用下纳米陶瓷体积效应研究 | 第58-59页 |
·纳米复相陶瓷超声作用下力学特性研究 | 第59-65页 |
·超声作用下力学性能试验条件 | 第60页 |
·超声作用下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60-6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5页 |
·纳米复相陶瓷超声波作用下表面质量及微观形貌分析 | 第65-71页 |
·超声作用下表面质量及微观形貌试验条件 | 第66-67页 |
·超声作用下表面质量及微观形貌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73-74页 |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