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山水画点景人物概述 | 第9-15页 |
·山水画点景人物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点景人物在画面中的作用 | 第10-12页 |
·元代之前山水画点景人物的发展简史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元代山水画点景人物体现的隐逸性主题 | 第15-29页 |
·隐逸性绘画主题的精神主旨及创作状况 | 第15-18页 |
·隐逸性绘画主题的精神主旨 | 第16-17页 |
·元代之前隐逸性绘画主题的创作状况 | 第17-18页 |
·元代点景人物隐逸性主题的演进 | 第18-23页 |
·人物身份由贵族、平民演进为文人、隐士 | 第19-21页 |
·意境追求由关注现实生活演进为自我精神的表达 | 第21-23页 |
·点景人物隐逸性主题的分类表现 | 第23-29页 |
·山居点景人物的恬淡平静 | 第23-25页 |
·待渡点景人物的排遣寄情 | 第25-26页 |
·渔隐点景人物的清苦孤寂 | 第26-27页 |
·行隐点景人物的悠然徘徊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元代山水画点景人物绘画表现的简约性特征 | 第29-45页 |
·山水画点景人物简约性的具体表现 | 第29-39页 |
·点景人数由群组趋向单体 | 第30-33页 |
·面部五官进一步弱化处理 | 第33-36页 |
·动态服饰更加概括简略 | 第36-39页 |
·山水画点景人物走向简约性的原因 | 第39-45页 |
·厌于人事,心不在焉 | 第39-41页 |
·位置尺寸,制约用笔 | 第41-43页 |
·笔墨一致,不求形似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元代山水画点景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 第45-49页 |
·明清山水画点景人物的符号化 | 第45-47页 |
·近现代山水画点景人物转变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