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的武术文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27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1-16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说 | 第16-27页 |
(一) 文化 | 第16-17页 |
(二) 武术文化 | 第17-18页 |
(三) 宋词中的武术文化 | 第18-27页 |
第一章 宋词中的武侠 | 第27-35页 |
第一节 “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的武侠人格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武侠精神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武侠品质 | 第29-31页 |
第四节 “结交朋友,恣意享乐”的武侠行为 | 第31-35页 |
一、 结交朋友、执剑出游 | 第31-33页 |
二、 恣意享乐、释放个性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宋词中的武德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处事之德 | 第35-39页 |
一、 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 | 第35-36页 |
二、 盈成持守,仁德如春渐九有 | 第36-37页 |
三、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爱国之德 | 第39-45页 |
一、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第39-40页 |
二、 快磨三尺剑,欲斩债臣头 | 第40-41页 |
三、 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 第41-45页 |
第三章 宋词中的武器 | 第45-51页 |
第一节 武器的名称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武器的功用 | 第46-51页 |
一、 战场杀敌 | 第46-48页 |
二、 情感寄托 | 第48-50页 |
三、 英武配饰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宋词中的武社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宋词中的武舞 | 第53-57页 |
第六章 宋词中的功法 | 第57-67页 |
第一节 功法的种类 | 第57-61页 |
一、 导引 | 第57-58页 |
二、 坐忘 | 第58-59页 |
三、 河车 | 第59页 |
四、 八段锦 | 第59-60页 |
五、 吐纳 | 第60页 |
六、 胎息 | 第60-61页 |
七、 参禅 | 第61页 |
第二节 功法的理论 | 第61-67页 |
一、 练功方法 | 第62-64页 |
二、 评价标准 | 第64页 |
三、 自我感受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