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鹅论文

鹅FAS、OBR、THRSPa和Apo-AI基因多态性及FAS和Apo-B基因在填词鹅中表达模式的研究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縮略词表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1页
 1 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15-37页
   ·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第15-20页
   ·瘦素受体(OBR)基因第20-25页
   ·甲状腺素应答蛋白Spot 14(THRSP)基因第25-29页
   ·载脂蛋白A(Apo-AI)基因第29-33页
   ·载脂蛋白B(Apo-B)基因第33-37页
 2 畜禽脂肪组织的生成与代谢第37-38页
   ·畜禽脂肪组织的特点第37-38页
   ·畜禽脂肪组织的生成第38页
   ·畜禽脂肪的代谢第38页
 3 禽类脂肪沉积的差异研究第38-39页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9-4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9-4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40-41页
试验研究第41-103页
 第二章 FAS、OBR、THRSPα和Apo-AI基因多态性与鹅屠体、脂肪酸及体尺性状相关性研究第41-75页
  1 引言第4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1-46页
   ·试验动物第41-42页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第42页
   ·基因扩增及群体基因型检测第42-4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4-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67页
   ·血液基因组DNA抽提结果第46-47页
   ·FAS、OBR、THRSPα和Apo-AI基因各片段的电泳结果第47页
   ·多态位点测序结果第47-49页
   ·群体遗传学分析第49-53页
   ·FAS、OBR基因SNPs单倍型构建及基因连锁不平衡参数估计第53-54页
   ·各基因多态性与鹅屠体性状的相关性第54-58页
   ·各基因多态性与鹅肌肉脂肪酸及粗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第58-65页
   ·各基因多态性与鹅体尺性状的的相关性第65-67页
  4 讨论第67-75页
   ·试验动物选择第67-68页
   ·基因启动子区和3'侧翼区对基因表达的作用第68-69页
   ·各基因多态位点的遗传分布及群体遗传学分析第69-70页
   ·各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脂肪酸含量相关性分析第70-72页
   ·FAS和OBR基因多态位点连锁不平衡程度的分析第72-73页
   ·单倍型分析方法的讨论第73-75页
 第三章 FAS、Apo-B基因在填肥鹅与对照鹅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75-91页
  1 引言第7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75-78页
   ·试验动物第75-76页
   ·样品采集第76页
   ·组织样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第76-77页
   ·定量引物PCR扩增及其扩增效率检测第77页
   ·定量引物PCR扩增效率检测第77-78页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第78页
   ·腹脂率及肝脏指数的计算第78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8-86页
   ·RNA提取结果第78-79页
   ·各基因定量引物普通PCR产物电泳结果第79页
   ·各定量引物PCR产物测序结果第79-80页
   ·定量PCR扩增效率检测结果第80-81页
   ·荧光定量PCR检测FAS和Apo-B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第81-83页
   ·FAS、Apo-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腹脂率及肝脏指数的相关性第83-86页
  4 讨论第86-91页
   ·定量引物的扩增效率分析第86-87页
   ·填饲对FAS和Apo-B基因在朗德鹅各组织中表达的影响第87-89页
   ·FAS和Apo-B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89-91页
 第四章 5个鹅种的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第91-103页
  1. 引言第9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91-92页
   ·试验动物第91-92页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第9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92-99页
   ·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第92-93页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的比较第93-94页
   ·各族不饱和脂肪酸与粗脂肪、腹脂率之间的关系第94-95页
   ·17项脂肪酸组成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第95-96页
   ·主成分分析第96-99页
  4 讨论第99-103页
   ·鹅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第99-100页
   ·ω3、ω6族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适当第100页
   ·三个地方鹅种的必需脂肪酸含量显现优势第100页
   ·鹅脂肪沉积与脂肪酸组成密切相关第100页
   ·主成分分析将脂肪酸指标简化第100-101页
   ·聚类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第101-103页
全文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5页
附录第125-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热应激对番鸭和蛋鸭NPY、NPY5R及CCK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抑制素基因免疫对青脚麻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对卵巢促性腺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