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一、费改税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3-17页 |
(一) 费改税问题提出的国内背景 | 第13-16页 |
1. 费改税的经济背景分析 | 第13-14页 |
2. 费改税的文化背景分析 | 第14-15页 |
3. 税费改革的政治背景分析 | 第15-16页 |
(二) 费改税问题提出的国际背景 | 第16-17页 |
二、税收和收费的理论分析 | 第17-29页 |
(一) 费改税意义的税和费的比较分析 | 第17-21页 |
1. 和收费相比,税收更充分体现了民主化与法律化 | 第18-19页 |
2. 征税机关具有集中性,但收费机关却具有分散性 | 第19页 |
3. 税收相对收费更严格 | 第19-20页 |
4. 税收程序性要强于收费 | 第20-21页 |
5. 税收设定主体确定,但是收费的设定主体却是混乱的 | 第21页 |
(二) 我国税费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三) 税费现状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四)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收费在相当长时期内将继续存在 | 第27-29页 |
三、国外费改税经验借鉴 | 第29-33页 |
四、费改税的法理支撑 | 第33-41页 |
(一) 费改税在其本质实现了利益关系的法治化 | 第33-35页 |
(二) 费改税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平衡 | 第35-37页 |
(三) 费改税是经济民主实现的必然要求 | 第37-41页 |
五、我国费改税的路径选择及框架构想 | 第41-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