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目录 | 第15-17页 |
引言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9-27页 |
·有毒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有毒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20页 |
·有毒中药的炮制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有毒中药配伍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中药的毒理学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有毒中药的毒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23页 |
·有毒中药的毒代动力学研究的作用 | 第23页 |
·有毒中药的毒代动力学研究的原则及常用的方法 | 第23页 |
·苍耳子的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苍耳子的鉴别研究现状 | 第24页 |
·苍耳子中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苍耳子的毒性成分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苍耳子的毒理学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苍耳子药材中毒性成分苍术苷的含量测定 | 第27-36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7-28页 |
·仪器 | 第27页 |
·试剂与药材 | 第27-28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8-34页 |
·质谱及色谱条件 | 第28-29页 |
·对照品溶液、内标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9页 |
·药材提取时间考察 | 第29-30页 |
·线性范围考察 | 第30页 |
·精密度 | 第30页 |
·重复性 | 第30页 |
·稳定性 | 第30-31页 |
·回收率 | 第31页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31-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苍耳子制剂中毒性成分苍术苷的含量测定 | 第36-43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36-37页 |
·仪器 | 第36页 |
·试剂与中药制剂 | 第36-37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37-41页 |
·片剂和丸剂的检测方法与结果 | 第37-39页 |
·颗粒剂的检测的方法与结果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苍耳子中毒性成分苍术苷血药浓度的测定及体内药物毒代动力学研究 | 第43-52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3-44页 |
·仪器 | 第4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3-44页 |
·实验动物 | 第44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4-50页 |
·标准品溶液制备 | 第44页 |
·质谱及色谱条件 | 第44-45页 |
·血浆样品处理 | 第45-46页 |
·方法学确证 | 第46-47页 |
·供试液的制备 | 第47页 |
·实验动物分组及血浆样品采集 | 第47-48页 |
·血药浓度测定与数据处理 | 第48-49页 |
·大鼠肝组织形态学检查 | 第49-50页 |
·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