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乌头汤的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1 临床应用 | 第12-14页 |
2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4页 |
3 乌头汤中各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乌头的减毒增效研究现况 | 第17-19页 |
1 乌头炮制方法 | 第17页 |
2 乌头类减毒增效的配伍 | 第17-19页 |
第三节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 谱效关系的概念 | 第20页 |
2 谱效关系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22-85页 |
第一章 优选方筛选 | 第22-37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仪器 | 第23页 |
·动物 | 第23页 |
2 3种单酯型乌头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第23-29页 |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供试品制备 | 第23-24页 |
·阴性溶液制备 | 第24页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24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4-29页 |
3 制川乌单煎不同时间3种单酯型乌头生物碱的含量变化 | 第29-30页 |
·供试品制备 | 第29页 |
·供试品的3种单酯型乌头生物碱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4 改良之乌头汤中配伍对3种单酯型乌头生物碱的含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5 改良之乌头汤与金匮原乌头汤镇痛作用实验 | 第33-34页 |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 | 第33页 |
·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 | 第33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3-34页 |
6 改良之乌头汤与乌头汤的急性毒性实验 | 第34-35页 |
7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二章 优选方的谱效关系研究 | 第37-64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7页 |
·仪器 | 第37-38页 |
·实验动物 | 第38页 |
2 优选方特征指纹图谱建立 | 第38-55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色谱条件的考察 | 第38-47页 |
·优选方特征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 第47-51页 |
·优选方主要特征峰的归属 | 第51-55页 |
3 优选方拆方研究 | 第55-61页 |
·拆方分组 | 第55页 |
·拆方的特征指纹图谱建立 | 第55-56页 |
·拆方的抗炎作用的药效研究 | 第56-61页 |
4 拆方各组特征HPLC指纹图谱与抗炎药效作用的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第三章 优选方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64-85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4-6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4页 |
·仪器 | 第64-65页 |
2 优选方工艺检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5-77页 |
·优选方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5-68页 |
·优选方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8-72页 |
·优选方3种单酯型乌头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72-77页 |
3 正交表设计 | 第77-83页 |
4 优选工艺验证实验 | 第83-84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4页 |
·讨论 | 第84-85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85-87页 |
1 课题研究结果总结 | 第85-86页 |
2 创新性 | 第86页 |
3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附录 | 第92-93页 |
硕士期间参与研究课题 | 第9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